性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保護自己!如何避免孩子變霸凌者?

記者: 媽媽寶寶
地方新聞 | | 觀看數:0
性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保護自己!如何避免孩子變霸凌者?

文/周雅淳

在「每個人都要遵守同一套規則」之外,還有很多狀況必須同時考慮,性教育絕對是全人教育,而不是只教小孩保護自己或者不要成為加害者而已。

我曾經在一個講《大象男孩》的說故事場合遭遇很大的困難。那一場的對象是國小低年級孩子,我們已經持續了近兩年每週一次的故事時間,對彼此都非常熟悉。《大象男孩》是唇顎裂男孩祥祥的真實故事改編,我也找了一些資料,從醫療知識、媒體報導等,讓孩子實際認識唇顎裂患者的真實處境。

 

一般人看見特殊孩子的行為.傾向直接離開現場

孩子佩服祥祥的勇氣、對唇顎裂手術前後的差異感到驚嘆,只是書中描述「祥祥因插管無法控制口水流出,導致總散發一股臭味,其他小朋友都不願跟他玩」時,所有小孩都還是搖頭:「很髒不行。」

1052946

我們不可能以說服或強制的方式,要求孩子接受特殊兒童;而特殊孩子需要的特殊協助,在孩子們互動的現場常跟他們必須學習的社會規則衝突,例如前述「維持清潔」的衛生習慣、遊戲中應遵守的規則、人際互動彼此尊重的常規等。

特殊孩子之所以需要協助,就是因為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達到同齡孩子的平均表現,這種狀況,非但年齡相近的孩童無法理解,就算是成人,也很容易視為「孩子沒規矩、大人沒在教」,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時,傾向直接離開現場或指責成人沒有盡到教養的責任。

 

親自示範「願意照顧不同狀況」的態度.避免孩子未來霸凌特殊兒

我想邀請大家,碰到這種狀況時,試著先擱置不愉快的心情,加入孩子的遊戲行列中。在現場直接的目的當然是,一個大人的加入,會打破原先只有小孩的互動關係,而且不是介入管束,是「一起玩」:動點腦筋,建立適合現場的新規則,觀察孩子的狀況和反應,試著協助孩子建立彼此的關係。

就長遠來看,這樣的介入更重要的是:我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孩子為什麼有狀況,但我們對所有的孩子示範了一種「願意照顧每種不同狀況」的態度與方式。孩子可以學到的是,遇到差異不是離開或指責,而是嘗試了解,以及用善意看到其他人的需求。

孩子需要從小學習這件事,因為當他們離開家庭進入團體生活,這些全都成為他們能否理解「為什麼有的小孩就是不一樣」的基礎。

設想一個特殊兒童從小的成長經驗:不論他是智能、情緒、身體上的差異,他經常遭遇的情境,就是很難找到同齡玩伴,但所有孩子對友誼的渴望都是一樣的,等孩子更大一些,許多校園霸凌或性平事件都是因為這種落差而發生,例如一般孩子可能覺得智能障礙的孩子「易受驅使」、「很好玩」,例如我們就曾見過同儕誘使智能障礙孩子公開脫衣的案例。

1052947

我們常常等到孩子都長大了,才開始頭痛「怎麼這麼好騙」或者「怎麼這麼壞」,卻甚少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向孩子示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對待方式」這樣的差異態度。所以要接續上個月的文章主題:「超前部署」的意義即在此,尊重與理解是讓孩子從小就透過身邊的大人,看見差異及不同的需求。

 

1052948

※原文刊載於2020年07月號《媽媽寶寶》401期。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成為霸凌特殊孩童的幫兇!從小教孩子尊重差異

想教孩子自我保護,先成為孩子信任的人!即使愛孩子,也可能無意中給予傷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7-27 18:16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