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寂寞易失業 心理不健康更高2倍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青年寂寞易失業 心理不健康更高2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處於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造就許多宅男與宅女,甚少與人接觸的情況下,孤單與寂寞往往會趁虛而入,腐蝕人心。根據一篇2018年4月發表於《劍橋大學心理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同年齡人,孤獨的年輕人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失業的機率較高,可能出現焦慮、憂鬱、自傷或自殺企圖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多出一般人兩倍。

寂寞年輕人較易失業、失學 心理健康問題多出一般人2倍

該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進行,以一項世代研究,《環境風險縱向雙胞胎研究》1994-1995年間,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2,332名孩童為研究對象,於參與者18歲時進行孤獨感評估,詢問其自覺多常缺乏陪伴?多常被忽略?並就其身心健康、生活習慣、教育和就業等方面進行訪談,再透過迴歸分析與縱向分析,了解受試者的孤獨感及相關因素;結果顯示,寂寞的年輕人較易失業或失學,且較少從事體能活動,出現吸菸、強迫性地使用科技產物等狀況較多,其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憂鬱、自傷或自殺企圖的可能性,約多出一般人兩倍。

網路世代青年易感孤獨 健康與職涯發展會受影響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這是一個大樣本長期的世代追蹤研究,所獲得的研究成果極具有參考價值,特別是網路世代,面臨許多人際互動的新型態與困難,相較於其父母等上一代,人與人面對面的接觸頻率減少,表達內心感受的機會與能力不足,對其健康與職涯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此研究提供了一個實證,值得台灣各界深思此問題,也需要瞭解台灣是否正面臨同樣的狀況及其嚴重程度。

從社會環境氛圍營造可改善 陪伴是解決負面思考根本之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已有研究顯示,孤獨與老年人過早死亡密切相關,影響程度與吸菸或肥胖相似,逐漸成為一項被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建議可從社會環境氛圍營造來改善,讓感到孤獨的民眾願意說出來,透過討論解決因孤獨寂寞造成的不愉快或其它負面現象。

葉雅馨主任說,若要讓獨處感到自在、不寂寞,需從改變想法開始,如果不喜歡獨自一人,平日建立知心好友或社群是很重要的;若發現周圍有常常感到孤獨寂寞的朋友,透過電話或line給予關心是第一步,如果對朋友情況感到無能為力時,不妨透過諮商或是尋求他人協助,陪伴朋友解決負面思考模式才是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7-05 14: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