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主導經濟 台股還沒反映

記者: 理財周刊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內需主導經濟 台股還沒反映

文.洪寶山(理財周刊發行人)

721374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若從股市站穩萬點一年多來看,經濟櫥窗表現的確亮眼,但從上漲家數與下跌家數比例來看,卻始終沒有起色。

從業者的收攤可看出市場境況,墾丁大街繼去年元老級PUB「金灘」無預警歇業後,超過二十年的業者「迪迪小吃」也驚傳九月底將吹熄燈號。雖是個案,新聞一出也讓人心驚膽跳。

因為對照蔡英文總統日前出席國際證券業協會(ICSA)時所說的,「台灣經濟目前處於過去二十年來的最好狀態」好像有所矛盾。蔡總統強調,「台灣目前的資本市場轉型已帶來了正面影響,除了失業率有持續下降的趨勢,薪資也是穩定成長中。」國發會在蔡總統上任即將滿兩年時也曾說,二○一八年將是台灣內需主導經濟的關鍵年,也是台灣經濟全面提升的關鍵時刻,預估今年內需成長三.二六%,是過去七年平均的一.九倍。

大家會質疑的是,如果今年是台灣內需主導經濟的關鍵年,為何代表經濟櫥窗的股市,無法反映五加二前瞻建設的未來榮景?相關產業依舊有氣無力?充滿矛盾的數字與實際感受,也許只是過渡時期尚未反映,因為政策是需要時間發酵的。

台灣各時期經濟成長率,從一九八一至二○一六年,平均為八.二%、六.七%、四.二%、二.四%,從數字來看是每下愈況,但經濟成長率卻不能這樣解讀。經濟成長率上了高峰期之後,高成長動能不再,當然會逐漸下滑,放諸各國都一樣。就如金融海嘯後的中國GDP一路狂飆後,要維持高成長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說實在的,若政府要以GDP成長來當作拚經濟的唯一目標,也值得商榷,因為會導致重量不重質、貧富差距懸殊,以致可能達成拚經濟的目標,實質薪資卻無法成長,且房價高漲等問題,造成人民對政府不信任感增加,日後施政反而更加綁手綁腳。這就是蔡政府現在面臨的情況,所有的成長數字對老百姓來說都是「無感」。

希望台股的萬點,是真正健康的萬點,不是只造福資本家,拉大貧富差距,而是創造水漲船高、全民皆富的榮景。經濟好不好,不是政府喊喊話就算,要真正贏得民心是民眾都有感,蔡政府要調整失衡的經濟成長模式,還有很多事要做。

※理財周刊94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聚焦低基期低本益比個股
◎洪寶山發行人語>內需主導經濟 台股還沒反映
◎理財我最大>敢衝敢拚 李婉鈺打造新北國際新門戶
◎房市觀察>都更戶總是疑雲滿天 常見履約保證與稅費負擔爭議不休
◎飆股鑫天地>推案破百億 上半年獲利逼近去年全年
◎健康你我他>失智照護 別忘了顧好「那個人」
◎期股捷報>美元持續血洗市場 蘋概持續GG
◎房市放大鏡>再談中美商戰對兩岸房市發展的影響
◎新聞熱線>機能性飲料 泰威熊霸進軍香港市場
◎健康你我他>失智照護 別忘了顧好「那個人」
◎房地產會客室>房價落底了沒?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9-06 16:5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