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罹患肺癌的53歲陳先生(匿名),因為接受傳統化療出現嚴重噁心、嘔吐反應,讓他飽受折磨,每次副作用稍微緩解後,卻又要再次接受化療,預期心理讓他擔心受怕,陷入焦慮不安;直到改用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大幅改善,才讓他情緒好轉,不再視治療為畏途。
治療副作用大 增加心理壓力
抗癌是一條艱辛的路,患者不但要面對生理上的病痛,同時還要承受心理上的沉重壓力。亞東醫院精神科江惠綾醫師表示,像陳先生這樣因為嚴重化療副作用,而產生心理困擾的案例不在少數,輕微者可在化療前後以藥物放鬆情緒;嚴重者會有持續性焦慮、憂鬱症狀,則需合併精神科藥物治療。門診案例中,還有一名60多歲女性肺癌患者,即使是使用標靶藥物,但仍深受副作用困擾,在給予抗焦慮藥物後才穩定情緒。
走出情緒困境 尋求專業協助
江惠綾醫師指出,確診罹患癌症、穩定治療後又再復發、以及進入癌末安寧緩和醫療期間,都是患者與家屬心理壓力最沉重的時候。尤其頻繁的回診、舟車勞頓,對病患來說,等於被醫院綁住,逐漸失去生活及原有的社會角色,心情將大受影響;對負擔主要照顧責任的家屬來說,更是蠟燭兩頭燒,甚至可能影響自身工作,所承受有形、無形的壓力都不小於患者;一名40多歲女性,就因受不了要同時照顧自己的家庭及罹癌母親,腦海中屢屢浮出「若媽媽走了自己反而會輕鬆點」的想法,但又為此自責而深陷憂鬱,只好到精神科求助。
江惠綾醫師強調,無論家屬或病患的心理狀態都需受到重視,不要把吃不下、睡不好當作是罹癌的正常反應,若焦慮、憂鬱情形影響到治療意願及生活作息,或是不斷出現負面想法,就應尋求精神專科醫師協助。
與醫師積極討論 找出最佳治療方式
由於新一代肺癌化療藥物能夠大幅降低掉髮、噁心、嘔吐、白血球減少等副作用,且注射時間縮短,每數週施打1次更便利,能減少治療時的壓力;不啻是肺癌病人福音。
江惠綾醫師指出,治療的方便性與副作用對於病患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若治療的副作用較低,讓患者能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活、保有原來的社會角色,對於心理及情緒的衝擊也就越低,因此,如果治療時出現難以忍受的副作用,鼓勵患者要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依病情找出最適合且副作用小的最佳治療方式。若民眾想了解更多肺癌資訊,可前往「肺癌衛教網」查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