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力/車庫小舖
引言=目前新車市場中最當紅的話題,莫過於主動車距調節定速系統/自動跟車(簡稱ACC),會這麼被受到矚目的原因,在於這套系統可提供半自動駕駛的功能,讓自己的愛車似乎成了有智慧的「霹靂車」一樣,坐上車還可分心做其他事情,因為車子會自己跟車,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ACC系統有沒有哪些「盲區」是會造成行車危險的呢?本刊特別訪問對Toyota/Lexus車系的ACC系統有深入研究的改裝專家,與大家分享其使用經驗。
ACC系統簡單架構
主動「偵測」與「執行」
ACC系統的使用方式與特色,想必關心的人都已從各大媒體與網紅的平台上見識過,筆者不再說明,在此想要從最基本的系統配置來介紹ACC,這也是為了後續更多的說明而準備。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現在的新車可以有ACC功能,以前的舊車為何不行呢?關鍵就在於「偵測」與「執行」系統的導入。
一部車要能執行ACC半自動駕駛,就須給它「眼睛」、「手腳」與「頭腦」,這樣才能判別前方有無障礙物,如果有才能下達減速命令,並確實執行,另外也要控制車輛行駛在車道中央,不會蛇行或偏離車道而發生危險。而車子的眼睛經過多年來的演變,目前主流的系統採用「毫米波雷達+鏡頭」等雙系統的配置;手腳則是主動加油、煞車與轉向系統;頭腦則是各種運算電腦等。
ACC系統的眼睛之一為毫米波雷達,安裝位置在車頭標誌內或前保桿內,有些車輛在後保桿兩側也會加裝,主要功能在於偵測有無障礙物接近車輛,百萬元上下車款的雷達,能偵測的距離大約在120-150公尺之間。
有些高級豪華車款還會搭載雷射測距系統,可提供比雷達更遠的偵測距離,不過由於容易受到惡劣天候影響,因此通常會搭配雷達系統一起偵測,無法單獨運作。
據受訪者車庫小舖-謝老闆表示,Toyota/Lexus車系的ACC系統的作用機制如下:「雷達」負責偵測前方有無障礙物,可偵測的最遠距離大約120~150公尺左右,雷達一旦發現前方有障礙物,就會交給「鏡頭」在適當距離拍攝前方的障礙物,並傳給「電腦」辨別是哪種物體,確認是車輛、行人還是大型動物等,如果電腦確認的物體是會對車輛造成危害的話,就會主動下達「煞車系統」執行減速動作。
這時雷達還會不斷偵測與障礙物的相對距離是否有縮短、煞車力道是否足夠,如果發現煞車力道不足的話,便會加重煞車力道,直到車輛減速到與前方車輛「等速」,如果是靜止障礙物的話,就會全力煞車直到車輛時速為0km/h,以上是ACC系統的作動原理。然而如果行駛速度太快,或與前方車輛相對速度差太多的話,與就會導致ACC系統來不及反應而撞上,更詳細的說明後面會有交代,總之ACC是需要反應時間的。
ACC的鏡頭一定會配置在前檔玻璃上方中央處,包含物體辨識與車道維持等功能,都是交給鏡頭來複雜,有些高級車款配置的後鏡頭,一樣可具備辨識功能,讓車輛切換車道更安全。
「雷達」負責偵測前方有無障礙物,一旦發現前方有障礙物,就會交給「鏡頭」在合適距離時拍攝前方的障礙物,並傳給「電腦」辨別是哪種物體,如果電腦確認的物體是會對車輛造成危害的話,就會主動下達「煞車系統」執行減速動作。
而上述的系統配置,在部分歐系高級豪華房車上會更加複雜,車頭會使用多顆毫米波雷達來增加偵測精準度,搭配兩顆遠+近距離鏡頭,來強化辨識障礙物體的敏銳度與速度,這些都是為了讓ACC系統可以更看到更遠,反應更迅速,或更聰明。
而目前國內販售百萬元左右車款的ACC系統,幾乎多數都已具備全速域的設定功能,也就是車輛靜止狀態下就可以開啟ACC系統,讓車輛開始自己跟車,不過這也衍伸很多使用上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ACC盲區或系統極限問題,如果沒有先搞清楚這些問題,就完全信任ACC系統的話,當中隱藏的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率就會很高。
ACC要能運作還必須透過電腦的辨識與下達指令才行,而等級愈高的自動駕駛系統,電腦的運算速度與資料庫容量就愈快愈大,這樣更能處理複雜的路況訊息。
車輛會主動煞車,歸功於這顆內建馬達泵浦的ABS閥體,讓車輛不用踩煞車踏板就能提供油壓給卡鉗,以施加摩擦力於碟盤上。
有些豪華高級車上還會配置多顆毫米波雷達來增加偵測精準度,搭配兩顆遠+近距離鏡頭,來強化辨識障礙物體的敏銳度與速度,這些都是為了讓ACC系統可以更看到更遠,反應更迅速,或更聰明。
相關內容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