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女性日前在父親節於臉書上揭露被性侵的傷疤,且加害者疑似知名社運人士,引發網友關心與不滿。姜冠宇醫師針對性侵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表示受害者公開揭露自身故事,才能得到一點幫助,「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他呼籲,支持性侵受害者的第一線臨床工作者站出來,比照LGBT病人友善求助模式,建立性侵友善門診、急診名單。
性侵受害者自我揭露 容易二、三度傷害
姜冠宇受訪時指出,常見女性受害者被性侵後感覺身體髒了,第一時間就洗澡洗掉體液,再到急診驗傷,或者過了好幾天才至精神科求助,這時往往已失去犯罪證據,「受害者日後只能默默承受痛苦,甚至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
甚至許多受害者隱忍一段時間後,才有勇氣在網路揭露故事。但姜冠宇寫道:「受害者寫出故事來,是要碰運氣的,掀開第一道傷痕在陽光下,就是第二道傷口;運氣不好被批評或被反擊,就是第三道傷口。」
加害者也可能是成功人士 影響救助管道
此外,性侵者是多元的,未必以惡徒方式呈現,也可能是社會成功人士。姜冠宇遇過最慘的案例,
是性侵加害者的社經地位高,甚至串聯受害者求診的精神科醫師,「這位精神科醫師還是主任級的,痛罵受害者:『做那種事又沒什麼!』運用病房資源一起加入嘲笑受害者的行列。」
「這就是三度傷害。」姜冠宇指出,加害者有裙帶關係,恐造成醫護人員不會站在受害者那一邊。如果每一位受害者都要經歷再次傷害,在網路求救、出書,才可能得到一點點幫助,「傷口不會因此平復,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
醫籲醫護人員站出來 建立友善門診名單
如何幫助性侵受害者?姜冠宇建議,性侵受害者即是經歷浩劫餘生的一群人,應支持他們,成為他們的支柱,甚至要比他們「更強大」,不要受到受害者情緒左右。除了朋友外,家庭親人的支持也很重要,若家庭就是負面標籤的來源,就要給予更多、更強大的支援。提供受害者可以安心宣洩的管道,比如較友善的醫護單位、心理諮商機構。
姜冠宇呼籲,重視、友善性侵受害者的醫療機構、人員應站出來,比照LGBT(性少數族群)病人友善求助模式,建立性侵友善門診、急診名單,讓受害者更能安心求助。另外,政府應多推廣衛教宣導,教導民眾如何應付關係上的威脅和傷害,以及保全證據的方法。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