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記得《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的作者酒井順子就曾形容:所謂中年,就是父母的問題會接踵而來的年紀。而著有《50 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 個老後生活提案》及《50 歲後,也可以過幸福日子》等書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保隆就曾提醒:50、60 歲的人,父母差不多就是70 ~ 90 歲。而這時候,他們可能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身體還算健康,但手腳及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照顧能力,已經漸漸變弱」;另一種則可能是已經「失能或失智」。在面對以上兩種情形時,50 歲讀者所應採取的對策就會不同。
首先,當父母的健康問題開始亮紅燈時,他們「住」的問題就不能再拖了。日本的內科、顱內及心血管專科醫師石藏文信在他所寫的《好想殺死父母》一書中,並不贊成子女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我很擔心」,就要父母搬過來同住。他表示對父母來說,離開長年住慣的老家,會形成很大的壓力,反而會成為製造麻煩的根源。這是因為,他們在新家的周圍沒有認識的人,能依賴的就只剩下子女。所以,他提供的建議是分以下三個層次:
首先,在父母還能自力生活的時候,就讓父母自己生活。
其次,假設父母的腿腳已經不好,日常生活需要照護,就要接受外力支持,利用「照護保險(類似台灣的長照2.0)」裡的居家照護服務。
最後,如果父母已經達到重度依賴照護的程度,很難在自家生活,就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照護3 個月左右」,之後就交給專業的機構。
然而,著有《行前整理》一書,同時擁有內科、精神科、安寧養護經驗,也曾親自照料失能父母的日籍護理師宮子梓就不忘表示,衰老和疾病的變化,總是又急又快,而非緩慢的進行,且都是在某些意外發生後,才迅速惡化的。所以,她認為這時候的父母住的問題,真的不能再拖了。
預做安排與工作分配,以免自顧不暇
為了避免父母突然發生需要長期照顧的問題,讓自己措手不及,有必要提早與所有兄弟姐妹們,共同討論如何預先安排父母未來的長照問題,包括:由誰照顧?要不要送去專門的養護中心?費用如何分攤?如果父母中只有一人健在,又該如何安排?特別是當父母其中一人健在,而且身體還算健康時,總不能把他(她)一個人丟著不管。
《如何照顧失去老伴的爸媽》一書的作者,身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研究員的河合千惠子也指出,高齡者健康狀況的分歧點,大概是在過了75 歲之後。超過75 歲,生理功能降低,與各種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像是女性,骨質密度下降可能會引起骨質疏鬆症;而腎臟功能降低,則會造成頻尿;另外,沒有食慾導致營養不良,使得免疫力降低,就容易讓肺炎或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惡化。
其次該書認為,正由於高齡者感到的三大不安分別是「金錢」、「健康」與「孤獨」,尤其是剛失去伴侶的父母。詐騙集團會以花言巧語,去煽動這些不安,再以親切的態度取得信任,從騙取年金、存款或財產。再加上高齡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家裡,所以經常會遇到推銷員上門推銷,或者是電話推銷等。
又像是,當體力衰退,就會懶得去打掃收拾家裡,或是經常跌倒而造成骨折,也可能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忘記關掉爐火等引起火災。因此,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潛藏的危機。從拿不到放在高處的東西、沒辦法提重物,或是因為超市太遠,而覺得購物不太方便等身體方面的問題,到金錢、疾病、健忘、對獨自生活感到茫然、不安等日常瑣事,這些都關係到受傷、體力下降,以及無法及早發現失智症等問題。
(本文摘自/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時報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