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杰
金融海嘯後10年之間,柏瑞投信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基金市場突破重圍,先後養出2檔300億元基金王。外界好奇,柏瑞投信是怎麼做到的?
在柏瑞投信任職長達27年的董事長楊智雅,在接受《Smart智富》月刊記者專訪時特別強調,基於不畏市場逆風、持續堅持的態度,不但確立柏瑞以固定收益產品為核心,在發展策略以創新和差異化建立了柏瑞投信的長期競爭優勢。
其實早在金融海嘯之前,楊智雅就觀察到固定收益型基金產品,非常適合台灣投資人的需求。她指出,由於台灣投資人易受市場影響,造成短線交易頻繁,反賺不到應有的長期報酬。而固定收益型基金產品,具備波動度較低、固定配息等特性,既能幫助投資人持續投資,降低進出頻率,穩定獲利。
基於這樣的理念,楊智雅便催生了柏瑞投信最為人熟知的旗艦產品——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但她表示,這一檔成立於2008年8月1日的基金,不巧遇上了金融海嘯危機高峰期,市場極度低迷,只勉強通過募集門檻,甚至在一個過了3個月的閉鎖期後,投資人恐慌贖回,使基金規模一度只剩下3億多元。
「當時等於每天都在被清算的邊緣生存。」楊智雅說,但她確認這是對的產品,只是生在不對的時機,不應該就此放棄,因此當時每天盯著業務團隊出去拜訪客戶,積極說服客戶留下,務求避免被清算的命運。因為有此堅持,才能在金融海嘯後的反彈、全球低利環境等刺激下,讓固定收益基金成為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標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從接近被清算的邊緣翻身成為高收益債基金王,統計至2019年8月為止,基金規模已高達309億8,100萬元。
儘管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在固定收益型產品中穩居龍頭地位,但楊智雅並未就此放緩發展的腳步。她深知柏瑞投信若想要在同質性甚高的台灣基金市場中再更進一步,繼續發行市場中已有的產品是絕對行不通的,勢必要透過創新做出差異化,也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柏瑞投信推出了「特別股基金」。
楊智雅當時觀察到,台灣基金市場產品不僅同質性高,投資人資金更已經明顯過度集中於高收益債基金,一旦出現高收益債相關市場波動,則投資人承受的風險將難以規避。
於是柏瑞投信借鏡集團母公司的海外經驗,發覺「特別股」將是非常適合台灣投資人作為替代高收益債的產品。特別股又稱為「優先股(preferred stock)」是一種具有債券性質的股票,股價波動度相對普通股低,但又能固定配息提供近似債券的功能。
再者,特別股在產業分布上,主要集中於投資等級的大型金融股上,這與高收益債的產業分布具有強烈互補性,亦相當適合作為投資人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標的。
從2012年起,柏瑞投信就計畫發行特別股基金,但由於特別股基金是台灣基金市場中前所未見的產品,楊智雅帶領柏瑞投信的團隊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主管機關溝通說明,經過數年努力,終於在2017年1月推出台灣第一檔特別股基金。
特別股基金的發行不負柏瑞投信的期望,在波動較一般股票基金低又兼顧收益的訴求之下,成功勾起台灣投資人的興趣,募集首月規模就突破80億元,遠超過楊智雅原先設定的募集目標,甚至經過3個月閉鎖期之後,資金非但沒有外流,規模不減反增,一路攀升,至同年底,規模突破300億元。
時至今年6月,柏瑞投信的特別股基金規模已超越自家的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不僅成為境內最大的股票型基金,更成為境內規模最大的共同基金,接棒高收益債基金成為新一代的基金王。
從高收債到特別股,一路以來,楊智雅帶領柏瑞投信一路茁壯,成就2檔基金王。談及未來挑戰,楊智雅指出,資產管理業最大的挑戰一向來自於市場,市場瞬息萬變、牽動客戶資金流向,「如何在逆風的時候,面對跟繼續堅持下去,是每家公司都要面對的課題」。
而楊智雅有信心柏瑞投信以固定收益產品為核心的策略,透過創新、差異化,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研發產品,替投資人創造價值就能讓投資人在變動的時代繼續堅持投資,也能留住更多願意在逆風時仍相信柏瑞投信的投資人。
【延伸閱讀】
▶ 11檔全收錄》善用「金融特別股」存緊急預備金,其中這檔殖利率逾4%!
▶ 10檔金融特別股整理》用特別股取代定存,利率3%~4%穩贏定存!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