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源地武漢封城已逾2個月,成效如何?《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研究評估,如果武漢在4月解封,可能在2020年底前將感染的中位數減少24%,比起3月解封更能將第二波疫情高峰從8月延至10月,給予醫療系統喘息時間。研究作者、英國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Kiesha Prem提醒,武漢市要避免提早解封,應採逐步放寬限制。
武漢封城成效 各國矚目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最早(1月23日)封城的武漢市防疫成效也受關注,許多國家都紛紛仿效類似的物理隔離措施。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該研究根據不同年齡層的民眾互動資料,透過數學模型,模擬不同封城時間對於中國疫情的影響。假定封城時,學校、工作場所都關閉,僅允許10%的勞動力(包括醫護人員和警察)保持活動。
研究籲封城至少至4月初 降低今年感染人數
研究發現,如果只在1月中農曆新年封城,幾乎沒有效果;如果在3月初取消隔離措施,則預計8月將發生第二波病例。相反的,將社會隔離措施維持到4月初,然後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可能在2020年底前將感染的中位數減少24%,並將第二波高峰期推遲至10月。
Kiesha Prem表示,武漢市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減少學校和工作場所的社交活動,有助於控制疫情,但也提醒,武漢市要避免提早解封,應採逐步放寬限制,延緩第二波疫情高峰。
據悉,武漢市預期4月8日解禁,此後,企業將逐步重新開業,但尚不清楚學校是否將重新開放。
不過,該研究也沒有考慮到「超級傳播者」等情況,存有許多限制。共同研究者、英國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Yang Liu指出,該模型僅針對中國,無法適用其他地區,但可以將「擴大物理距離」措施的概念擴展至各地,避免學生、工人返回公共場域後,下一波疫情讓醫療系統無法負荷。
倫敦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副教授Tim Colbourn說,這使各國了解「擴大物理距離」措施的鬆綁對疫情的影響,還表示針對他國的模式也應繼續研究,包含針對陽性者的追蹤和隔離等措施。
參考資料:
1.Ending Wuhan's social distancing too soon may spur 'second wave' of COVID-19 in midsummer
【延伸閱讀】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