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肌肉骨骼痠痛? 當心職業病找上身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時常肌肉骨骼痠痛? 當心職業病找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常工作中,不當姿勢、持續、重複或過度施力等,易導致或加重肌肉、肌腱、神經或骨骼關節傷病嚴重度。雖已開發國家產業趨向自動化或人工智慧的介入,但包括台灣在內,仍具有高盛行率且容易復發,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如台灣的職業傷病給付,從民國92年至今,肌肉骨骼傷病佔職業給付第一名,約70-80%。

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無特殊性 症狀與一般肌骨疾病相同

復健部骨關節復健科陳耀仁主任指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症狀缺乏特殊性,跟一般運動或執行家事所產生的肌骨疾病症狀一樣,都以痠痛無力為主,且仍沒有客觀的診斷工具,醫師無法利用抽血或X光,來與其他因素產生的肌骨疾病作分別。

根據目前的研究所知,造成職業性肌肉骨骼傷病的因子眾多,除了工作環境因子影響,還包括個人因子及社會文化因子(含工作不安全感、工作場所文化或人際間衝突、工作與家庭間的責任衝突、保險制度、政府勞工政策),所以在判定職業上因果關係是有一定的難度,有時會造成患者無法認同專業醫師的判定。

台灣以肩頸上肢患者居多 休息、復健可解除不適

目前台灣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以肩頸上肢患者最多,其中以腕隧道症候群及肩部肌腱炎或破裂最多。腕隧道症候群患者,主要是手部活動較多或是手部有較多震動的工作容易出現,症狀主要是手部會麻,經過醫師身體檢查及神經傳導檢查來作疾病的判定。

而肩部肌腱炎患者,主要是工作中手部抬高超過肩膀者,比較容易發生,症狀主要是肩膀抬高時會疼痛,經過醫師身體檢查及超音波檢查來作疾病的判定。在確定疾病診斷後,患者可以得到適度的休息期間,並且利用這段休息時間來作疾病的治療及復健,希望症狀解除後可以回復原來的工作。

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姿勢+積極人生觀為不二法門

由於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容易復發,所以採取預防性模式就特別重要,必須檢視工作中是否有不當姿勢、持續時間長、重複或過度施力;如果有就必須改善姿勢、減少重複性動作、減少施力或機械性壓力、減低震動,來降低職業肌骨疾病發生。

不過,前述職業性肌骨疾病發病因子中,含括個人及社會文化因子,所以個人也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與適度運動習慣,並且要檢視社會心理壓力對個人的影響,養成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是降低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發病的重要方法。

【延伸閱讀】

掌握黃金關鍵治療期!先天性心律不整、藥物過敏 這項檢測能及早發現

乾眼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眼科醫師揭迷思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4-30 14:1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