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杰
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舒緩下,「後新冠肺炎時代」的全球經濟前景,會是怎樣的態勢?最糟的狀況是否已經過去?面對已經強勢反彈一波的市場,投資人究竟是該等待拉回或勇於進場?
為解答上述問題,《Smart智富》月刊特別專訪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剖析2020年下半年的總經情勢及投資策略。張翠玲研判,全球經濟走勢將會進入U型復甦,第2季應該就是底部,而全球股市若是在第2季結束前,沒有出現「第2支腳(顯著拉回)」,進入第3季,全球股市將因「被迫進場的資金」而近一步走升。
張翠玲分析,就經濟成長率來看,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經濟也會最早落底,第1季就是底部,第2季有望持平,甚至些微正成長,美國則預估第2季才是底部,第3季才可能回正。
而這樣的經濟趨勢也將反映在物價上。張翠玲指出,物價將會先通縮才有可能再通膨,一來是因為在疫情爆發之初,民眾已經出現搶購行為,先囤積了一部分的商品,再加上經濟尚未回到常軌,需求沒有增加,物價難以上漲;二來是原油在需求大幅萎縮下,價格暴跌,即使疫情趨緩,需求回溫前仍然得先消化掉先前的庫存,因此,重回供需平衡還要一段時間。上述因素都增加了通縮的壓力,而通膨則要等待需求回到正常水準之後,才有可能發生。
當投資人對未來的經濟表現是抱持U型復甦的期待,而全球股市又已經出現V型反彈時,投資人應該怎麼判斷後市呢?
張翠玲指出,全球股市在3月歷經暴跌,並且在3月中觸及最低點後,至4月中迎來了一波V型反彈,探究其原因,一來是因為全球央行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大量執行寬鬆政策、釋出大量流動性以提振市場信心,「大量資金自然要找去處。」二來是當時全球對於V型復甦、報復性消費還有期待,因此,才出現如此劇烈的反彈。不過,張翠玲分析,當市場對於V型復甦的期待已經淡去,並且轉向U型復甦的看法時,反彈力道自然會減緩,同時投資人一直在觀望是否會出現「第2支腳」,因此進入5月後市場開始盤整。
張翠玲認為,市場若要出現「第2支腳」,必須出現3種情況:1.疫情在解封後難以控制、2.中美貿易出現意料之外的發展、3.近期經濟數據出現比預期還要嚴重的惡劣情況。
但是,張翠玲表示,就算市場再出現大幅修正,也很難比今年3月的修正幅度更大了,也就是說,「第2支腳」不會比「第1支腳」深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多數投資人對於「第2支腳」有相當大的期望,對後市的看法還是偏空,因此手上仍然保有可進場的資金。
以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AAII)最新公布的美股投資人情緒指數(AAII Sentiment Survey)來看,目前仍然有半數的投資人看空市場後市,也正因為如此,場邊停留的資金還不少,一旦市場出現明顯的修正,反而成為那些資金進場的機會,因此「第2支腳」的跌幅很難比3月中來得深。
反之,如果是在期望修正的氛圍中,市場卻一直未見明顯拉回,張翠玲認為,第2季之前若無反應,市場可能就要擺脫盤整的階段,再向上升了。因為眾多還在場邊觀望的資金將會被迫進場,「畢竟資金不可能一直在場邊停留而沒有作為。」而且下半年,在貨幣政策之後,各國政府預計都將推出更多的財政政策來鼓勵消費、振興經濟。
以市場和資產來看,張翠玲最看好的是亞洲市場,畢竟那裡是疫情最早爆發的地方,也是最先受到控制的地方,整體狀況比較穩定。在產業別中,科技股是最大受惠族群,因為疫情加速了「網路」的使用習慣,同時加快了科技業革新,特別是5G產業的發展趨勢完全未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健康照護產業在這波疫情的影響下,許多醫療、生技相關管制都鬆綁了,亦有助於未來產業的發展。
儘管看好經濟會呈U型復甦,對於資本市場也傾向看多,可是,張翠玲強調,投資人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是前所未見的新病毒。面對未知的病毒,相比於過去,經濟學家、資產公司在預測上的把握比較低,因此,防禦型部位仍然不可少,例如:投資等級債,以防市場再出現誰都無法預期的變化,「畢竟我們是在know the unknown之中前行,布局仍須以穩健為上。」
【延伸閱讀】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