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經濟復甦初期的投資機會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把握經濟復甦初期的投資機會

撰文:布朗(Evan Brown)

因肺炎疫情大流行所引發的全球衰退可謂結束。儘管我們還不知道最終復甦的形態是如何,但如今已進入經濟復甦週期的初階段。

在復甦週期的初升段其實充滿機會,投資人可以維持高度的靈活性,以便在出現合理的投資機會時即時掌握。但在不確定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對於評價面相對偏高的風險性資產,投資人應持相對保守的策略以因應。

在整個週期發展的歷程中,不會是一路順遂,自然也會出現波折。引發市場波動的可能催化劑包括:經濟復甦停止、第2波疫情爆發、中美緊張局勢升溫,以及美國大選接近而導致政策變化等政治風險。

面對未來,我們預期下列3大主題,將影響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格局,但也因此提供投資機會:

1.全球經濟走出嚴重的衰退期,進入不確定的復甦期:由於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民眾降低消費、企業減少支出,及經濟全面恢復正常增長的漫長歷程。在經濟復甦的初期雖是強勁的V型復甦,但我們認為,這些初期的V型復甦是短暫的,想恢復到危機前的生產水準,會是一條較漫長的路,而非一蹴可幾的。關鍵在於,若政府能為重新開放的經濟體,持續提供支撐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則企業可能可以慢慢地恢復正常的營運;反之,企業營運可能面臨難以為繼的情況。

經濟如何能快速收復失地,很大程度取決於疫苗的開發。若能順利研發出疫苗或找出有效的醫療手段,經濟活動就有機會恢復到肺炎疫情爆發前的增長模式;相反地,若無法成功研發疫苗,則經濟活動恢復速度將趨緩。

在我們基本的假設情境中,預期到2023年,美國實質GDP有機會回到2019年底的水準。較為悲觀的預期,則是要到2025年,企業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生產水準。

2.中國增長趨於穩定:最早出現疫情流行的國家或區域,在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達到控制疫情之後,其經濟活動也率先出現復甦的情況,相對應地支撐該國的資產價值。

在此前提下,我們認為中國和韓國是新興市場中表現相對較優異的國家,連帶讓該國的股票市場處在較有利的地位。其中,中國經濟是利用國內消費者的內需消費所撐起來的。

中國政府有效地實現穩定而非超速經濟成長,這可望為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一些外溢的刺激效應。加上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中國政府還擁有更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包括能夠更方便地調配資源以提高產量,這對刺激中國經濟具有極大的助益。

3.通膨目前保持低檔,未來不確定:各國央行和政府為應對這場危機而提供罕見的刺激政策,但這些刺激政策規模若是超出經濟所需,那麼隨著經濟擴張,物價可能會有上漲的壓力。只是,長期以來物價持續低迷的情況,可能會使得貨幣政策制定者持續擁抱通膨增溫,而非試圖抑制通膨。

另外,隨著去全球化的情況持續,以及隨之而來的供應鏈重組,也可能使得通膨壓力升溫;不過,這一切仍有待後續觀察。

我們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所引發的全球衰退結束、進入經濟復甦週期初升段下,有許多具吸引力的機會。而檢視投資價值的重點,則是評價面是否具備優勢,這點需搭配基本面來評估,方可確保進行資產配置時能更具合理性。

在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成功研發,或是被印證為有效治療的方法前,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但不表示全無機會。在經濟復甦的初期,投資人不妨以審慎理性但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市場,方有機會掌握潛在的上漲契機。(本文作者為瑞銀資產管理資產配置全球主管)

【延伸閱讀】

▶從中國經驗看全球經濟重啟走向

▶危機入市 布局美股低波動指數基金

 

1048640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Smart財經好讀》;歡迎按讚加入粉絲行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7-15 18:46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