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在美國,自我介紹的第一句,通常是自己的名字,第二句話,八九不離十,一定是問"What do you do?(你在做甚麼?)"這裡不是問你一天的興趣嗜好、愛逛哪個版或去哪個夜店,而是指你在哪高就的意思。每當我回答說我在當牙醫的時候,則通常得到的反應,不外乎是,"啊我最討厭看牙、""當牙醫很好賺齁!隨便一顆植牙(或根管或牙套)都要多少多少錢、""唉當醫生真好命!""(開始直接免費諮詢問起他自身的牙齒保健問題)。"當然,每次我就笑笑帶過這種場面,但很多時候我都很想好好的糾正他們的迷思,比如,你討厭看牙,很多時候並不是牙醫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比如自己牙齒沒刷乾淨又不愛用牙線結果小小年紀就一堆蛀牙,去牙醫診所被嚇個半死,從此就恨透看牙)、牙醫一點也不好賺(詳情請看我這篇:美國牙醫賺很大?)、當醫生也不過是一個工作,一樣有恐怖老闆、奧客病患跟機車同事,如果認為我們閒閒翹腳錢就會嘩啦啦地進來的話,那我們也不用彎腰駝背的替病人看牙了。另外,除非是基本的牙齒保健問題,每個行業諮詢都需要費用,所以想問專業問題的話請到診所看診,我一定鞠躬哈腰地回答您。
但我不得不說,即便大家對醫生的迷思多又廣,但醫生還真是一種奇特的生物。這一篇是所聽到、遇到、看到的各種有關於醫生刻板印象的迷思來集結成的文章,以主觀和客觀的觀察來剖析這到底是迷思myth還是實話truth。
- 驕傲、目中無人又難以親近
在收到邀稿、來信、或是粉絲問題的時候,有不少人說,"哇!沒想到妳人真好!"又或者是,"其實我沒預料到你會這麼快回信。""本來想說你應該不會想理我,畢竟醫生都很忙。"我才發現原來醫生給人的距離感這麼重。很多時候許多人覺得醫生看似驕傲或目中無人,或許因為在專業知識上醫師擁有權威。不同於其他行業或許可以討價還價、商量妥協,在醫學上面往往醫生不會給你這樣的空間。至於目中無人我覺得要看人,有些醫生的確會因著專業的光環和社會的肯定就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但更多的都是低調圓融的和他人相處。
- 聰明厲害,遙不可及
我承認醫生真的要唸很多年的書,如果你說在考試上聰明,那麼我絕對同意。但是這種聰明,是在非常保守和一板一眼的框架下所進行,因此醫生即便對於專業或的知識或許豐富,其他面向可能不太行,比如理財投資、廣告行銷、音樂藝術、人生規劃、甚至是日常生活的瑣事。只能說術業有專攻,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精鑽所有的面向,因此醫生的專業建議要聽,但除那以外的建議跟巷口老闆娘所給予的建議可能差不多。
- 擁有速睡、速食、和速寫的特異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訓練的時候太少睡覺,許多醫生都練就一身五秒鐘內迅速入睡的能力。只要沒值班、沒打岔、沒有因為憂慮過度而睡不著的話,基本上都能馬上睡著。同樣的道理也練就在吃飯上,可能轉個頭過去喝一口水,再回過頭來醫生眼前的食物早已被食用完畢。而寫字很快這個刻板印象是真的,只不過寫出來的字很多人都看不懂,而且當越久的醫生,字跡越恐怖。
- 如果不是出生於醫生世家,就讓自己成為醫生世家
很多醫生世家都秉持著一個萬般皆糞土、唯有醫師高的概念。嫁娶只能考慮醫生,那些牙醫藥學系還不算。我的朋友獨角獸公主就是來自於醫生世家,但她自己念的是牙醫,於是除了牙醫畢業之餘還去唸了次專科的碩士來增進自己在父母眼中的行情,但對於她外科醫師的父親來說,她卻永遠是那個"唸書沒唸那麼好的小女兒。"而只要交往的對象不是醫生,往往也會被投以憐憫的眼光,然後私下在不斷的勸她還年輕不要這麼早就定下來(言下之意就是趕快吹了吧!)。在選科系的時候,則是除了醫科還是醫科為考量,反正就是醫科好棒棒,不選醫科就是選一個沒那麼重要、沒那麼偉大、沒那麼穩定又沒那麼會賺錢的科系,會是你人生中最大的損失。
- 完美主義+積極進取的野心+讓人不討厭的三合一個性組合
醫生群朋友裡面,雖說每個人的個性都大不相同,但是最終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個性因子在裡面。無論外向內向、話少話多,但大部分的醫生都有點完美主義,對自身的要求極高、甚至到有點吹毛求疵的地步。做事情也往往不是隨便就好,通常都必須要做到盡善盡美。比如說,非醫師類的朋友很多時候簡訊愛回不回,有的時候約好了還可能因為忘記了而失約或放你鴿子。但是只要跟醫生朋友約,除非臨時醫院或診所有事情打岔,不然絕對會馬上打開行事曆放上行程,約好的前一天還會再跟你確認,然後準時赴約(這裡指的朋友以已經成為正港醫師為主,那些還在訓練過著日夜顛倒的實習醫生生活的醫生不算嘿)。如果你臨時放鳥又沒跟她或他說,通常他會非常非常非常的不爽,也許不會當面告訴你,但是背地裡絕對會找人抱怨這件事情。不過當然,如果真的赴約的時候,一餐飯吃下來也很有可能會不斷被工作電話打岔。
會當醫生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野心,而不同專科的野心程度也不太一樣。但是擁有這種積極進取個性的人不少,如何不過份到讓你覺得這個人難以相處的地步,就是身為醫生的一個巧妙平衡。大部分的醫生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的學生,因此要說他們都沒啥野心視眾生為浮雲,當醫生只是為了幫助人,這種鬼話或許在醫學院面試的時候會聽過,但打死我也不相信。大部分的醫生都對於人生有非常精確的夢想,並且一步步按部就班朝著那個目標前進。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打敗對手讓自己站穩腳跟,是無可避免的做法。但是如果衝過頭,讓人覺得難以相處的話,那麼通常在醫學院面試就會被刷下來。不管書唸得多強,如何讓人跟你相處時不討厭甚至是喜歡你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我覺得醫生最有趣的一個地方。久而久之,我甚至在交談兩三句就可以猜得出來對方是不是一位醫生,話多過度友善可能是搞業務的、不苟言笑講話永遠單字回復你八成是工程師,而友善的和你交談卻又都點到為止,不時還會反問你問題讓話題可以繼續下去,八九不離十很有可能就是醫生。
- 沒被打斷時,閒聊的就是罵病人罵老闆罵員工(外加很多髒話)
通常和醫生吃飯,就是罵病人罵醫院罵員工罵老闆,罵完以後大家就會心曠神怡、身心舒暢。然後第二天回去上班繼續被壓榨,啊我是說繼續努力。
- 無論做甚麼事情總會是先想到最糟情況
對於醫生來說,最糟狀況是許多病人會問及的事情,但是就算病人沒問,你也必須預先設想到告知,否則就有可能吃上官司(比如你沒告知病人這個手術有生命危險,最後病人還真的掛掉,家屬氣憤之餘絕對會把你告到死)。因此這已經變成一種直覺反應,和醫生在一起討論和病人無關的話題時,他們也很多時候會直接冒出最壞狀況、最壞打算,這有時候會讓氣氛稍稍沉重,但這不是他們悲觀或想法消極,就只是一種職業病XD。
- 生活單純,偶爾還夾雜一些空虛寂寞孤獨冷
我承認也有少數會玩會瘋、會唱、會跳的醫生,但大部分我所認識的醫生,其實生活都如同直線般單純。每天的生活動線就是診所和家裡兩邊跑。而就很多層面來說,人生當中有捨必有得,有成就就一定會有犧牲。對醫生來說,當其他人在開趴玩樂講姊妹悄悄話或是建立情誼的時候,他們則在埋首苦念,和書本考試為伍。我和C當年在大學的時候,都是兩個各自公寓中最知名的書蟲,他可以去圖書館念一整天一直到半夜回家,我則是連上廁所的時候都端著厚重的化學課本,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唸書的機會。但我們的室友們則是相約去看了一場場的美式足球現場賽、電影、演唱會。喝酒、跳舞、派對也全都沒放過,讓我常常納悶想著我們到底是不是上同一所大學?因此他們的大學生活多采多姿,我和C的則是無聊透頂。但我們不是唯一。至於進醫學院之後的訓練更是高壓,因此除了藉由醫學院或醫院認識的人,除非努力打破舒適圈,不然真的沒甚麼機會認識圈外的人。
你覺得上述的情況符合你所認識的醫生嗎?有其他我漏掉的醫生刻板印象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延伸閱讀:美國人的美國時間、疫情底下的洛杉磯、矽谷媽媽徵保母、美國亞裔是永遠的外國人?、網路就醫讓她失去孩子、十大奧客病患生死鬥、新冠底下的醫療趨勢、疫情過後的旅遊趨勢、美國亞裔大不同、菜鳥新移民vs.歸國留學生、如何融入美國的聊天文化、如何當個臨時的在地人、美國的醫師娘(上)、美國的醫師娘(下)、ABC vs 小留學生 、紐約客的美麗與哀愁、美國約會網站大作戰、如何寫一篇Cover Letter、美國大學文憑值多少、美國牙醫賺很大?)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