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滿月的女嬰皮膚起疹,父母誤為是剛打完第二劑B型肝炎疫苗的副作用,先帶其至診所就醫服藥,但到了第四天凌晨女嬰卻開始發燒至38.7度,卻食慾不振不喝奶,爸媽驚覺不對趕緊送往醫院急診,醫師會診發現女嬰全身佈滿紅疹,便懷疑是嚴重細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病變,屬於敗血症的前兆,立即安排抽血檢查,同時採廣效第三代抗生素治療,所幸提早就醫,否則再晚6小時恐有生命危險。
▲滿月女嬰突冒紅疹,險敗血症死亡。(示意圖/Canva)
女嬰由烏日林新醫院的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會診,他表示B型肝炎疫苗屬不活化疫苗,無論是對寶寶、幼童還是成人而言都相當安全。從小女嬰的抽血報告來看,嗜酸性白血球正常,代表並無過敏反應,而C反應蛋白(輔助診斷細菌性敗血症)的數值為2.38,顯示有發炎反應。而前降鈣素(PCT)數值為0.23 ng/mL已大於0.5 ng/mL,代表正值早期全身性感染的敗血症狀態。
賴永清醫師表示,診斷敗血症的關鍵是前降鈣素(PCT)數值為0.23 ng/mL,只要大於0.5 ng/mL,代表患者正值早期全身性感染的敗血症狀態,不過也因趕在演變成敗血症的前6小時檢驗,因此血液、尿液培養並無細菌。
▲醫師粗判女嬰因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感染而起紅疹,若再晚6小時就醫恐演變成敗血症。(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Canva)
由於新生兒各方面機能尚未發育完全,皮膚表層抵抗力遠低於一般人,賴永清醫師粗判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感染,從皮膚進入後其細菌毒素引起大片、多型性的暗紅皮膚疹子。所幸女嬰趕在細菌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的前6小時,在初期皮膚表現時立即給予第三代廣效抗生素治療,否則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細菌就會引發全身連鎖反應造成敗血症,迅速導致新生兒組織壞死、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因綠膿桿菌主要是飲用到汙水、飛沫或傷口感染,當免疫力下降時就有可能感染。對此,女嬰父母表示,有可能是泡奶時會先用熱水泡勻,再加入未煮沸消毒的礦泉水降溫,並用烘碗機同時消毒奶瓶與大人碗盤所致。
▲嬰兒飲用的奶粉和水都必須煮沸消毒3分鐘以上。(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Canva)
對此,賴永清醫師強調,無論是礦泉水、自來水,都需煮沸至攝氏100度以上,且時間要3分鐘以上才能完整達到消毒效果;而家用烘碗機雖然具有紫外線殺菌的功能,但因長時間擺放大人碗筷,內部角落容易滋生細菌,因不建議家長放置嬰兒奶瓶一起消毒。
此外,寶寶每天洗澡也不能光用清水,務必使用嬰兒香皂替嬰兒清潔皮膚表層,但也不可過度沐浴,1天1次即可否則恐破壞嬰兒皮膚保護層。最重要的是,3個月以下的新生兒,只要發燒至38度,就有機會是細菌或病毒感染,一定要盡快至小兒科就醫,否則恐後悔莫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