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國寶於1949年全數遷台,最後一位國寶來台的押運人「索公」索予明,於昨(19日)中午於家中仙逝,享嵩壽102歲。前故宮院長馮明珠感傷表示,索予明一生奉獻給故宮,也是最後一名逝世的押運人,他的離去,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最後一位國寶來台的押運人索予明逝世,享嵩壽102歲。(圖/翻攝臉書/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根據中央社報導,馮明珠受訪表示,索予明於19日中午逝世,他在1949年搭乘崑崙艦押運第3批文物來台,不過當時索予明還不是故宮職員,而是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員工,直到1965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故宮正式合併,索予明才開始在故宮工作一直到60餘歲退休為止,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故宮。
馮明珠表示,自己這一輩的故宮人,很多都是還在大學讀藝術史時期就認識索公並跟著他一起在故宮工作,「我剛進故宮時,他是圖書文獻處的科長,對後輩客氣且盡心教導。」他更是名漆器專家,如今故宮館藏有許多青銅器、漆器的原始手繪圖就出自索予明之手。索公2019年百歲生日時,故宮同仁們還為他辦了一場生日宴。
另據中國時報報導,索予明的兒子「小索」表示,父親年歲已長,身體多處衰竭,離世前曾泣訴「想老朋友了!」他表示這兩日將在家設靈堂,因為索公來台後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故宮和他心心念念的文物,家也就在故宮北院的山腳下,小索感慨道,父親也沒想到跟著國寶來台後就再也沒能回家,開放探親後雖也返鄉過,但因押運文物來台,文革時被列為「黑五類」,而父親一心想念的母親也早已天人永隔「回去也找不到了!」
▲索予明年輕時期的照片。(圖/翻攝臉書/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根據故宮於官網記載,1948年秋天,因國共戰爭形勢逆轉,故宮常務理事朱家驊、王世杰、傅斯年、徐鴻寶、李濟、杭立武等人在理事長翁文灝家中集議,決定挑選故宮精品運往台灣,同年12月21日,故宮第一批文物通過海運運抵基隆,而第2批文物及第3批文物則分別在隔年1月送抵台灣,而索予明就是責運送第3批故宮文物來台的押運負責人。
索予明出生於1920年,來自湖北江陵,幼年因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抗戰時考上同濟大學機械工程系,因為需要打工,又會繪製機械圖,1941年因緣際會下進入國民政府教育部剛成立的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工作,自此與故宮結下不解之緣。他來到台灣時為了將文物搬上船,個人行李都丟了,身上僅帶著一件由母親親手縫製的藍背心和2枚錢幣,而這件藍背心至今仍保存完好,小索表示,將繼續留存作為後代子孫的念想與追憶。
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推動的非營利組織「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今年5月推出索予明的訪談影片,逾百歲的索予明一想到母親當年一人在家,仍落下不捨的眼淚,回顧一生境遇,他說:「亂世中為人也真不簡單。」
▲索公(前排居中)與故宮同事的合照。(圖/翻攝臉書/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索公當年運送第3批故宮國寶南渡時,原計劃只需1個多星期的航程卻開了24天才抵達基隆,船一直走走停停,原來是艦長想要投奔共軍。索公曾回憶表示,那時候,這艘船只要往北開,就可以投靠共軍,要到台灣,船就必須往南開,因他的堅持「長官囑我將文物運往台灣,當然是南航!」才得以確保國寶順利抵台。
故宮於2015年慶祝建院90週年,由時任總統馬英九致贈遷台有功人員感謝狀,並表揚國寶押運人高仁俊、張銀武和索予明,當年逾90歲的索予明還親自上台領取感謝狀。馮明珠表示,高仁俊及張銀武都已先後逝世,而索公是最後一名逝世的押運人,「他的離去,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