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缺蛋!付錢也買不到藥「恐有生命危險」 監察院對衛福部出手了

記者: 陳彩梅
焦點 | | 觀看數:0
不只缺蛋!付錢也買不到藥「恐有生命危險」 監察院對衛福部出手了

近來國內不只缺蛋,也傳出缺藥問題,其中民眾經常使用的普拿疼、抗生素等都面臨缺貨。對此,監察院今(7)日發布聲明指出,有些藥物缺貨會導致患者生命危險,甚至有不少患者在已經付費並持有慢箋的情況下,仍無法領取藥物,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用藥權益和身體健康,因此監察委員林國明、蕭自佑決定申請自動調查,以釐清衛福部是否有落實藥品通報機制。

▲ 國內傳出缺藥問題,監察院對此表達高度關切,已申請自動調查。(示意圖/Shutterstock)

監察院表示,除了現有的因應措施之外,衛生福利部已擬定短中期策略,以強化國內藥品的穩定供應機制,不過依據衛福部公布的各類缺藥品項顯示,便秘、腹瀉、止痛、抗生素、降血壓、降血脂等藥物均出現短缺,其中固有其他替代藥物可以替補使用,但連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也面臨嚴重缺貨,恐怕會危及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加上部分患者已經付費並持有慢箋,卻無法領取藥物,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用藥權益及身體健康。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解釋,缺藥問題不僅僅是供應問題,還包括製造、臨床需求因素、藥品分配不均、用藥習慣和藥價等問題。行政院陳建仁則透露,國內欠缺的83種藥品中,只剩下2、3種藥品因國外藥廠停產,目前正在尋找替代藥物,其他藥物的供應問題將在本月得到緩解或替代。


不過,監察院強調,依《藥事法》第27條之2規定,若藥商遇到無法繼續製造、輸入或不足供應必要藥品的情況,應在至少6個月前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若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藥商之事由,而未及在前述期間內通報者,應在事件發生後30日內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因此本次缺藥潮,讓監察院質疑衛福部是否有落實藥品通報機制,並積極處理解決藥品供應短缺問題,後續將深入調查相關人員是否有怠惰失職情況,以維護民眾健康權益。

最後更新時間:2023-03-07 17:0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