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東亞文化中,農曆七月或「鬼月」經常被視為一個不吉利的月份,許多人甚至選擇避免進行重要的活動,包括醫療手術。這種傳統觀念可能對那些急需手術但選擇等待的人造成嚴重後果。在這種背景下,振興醫院的魏崢院長發表了一項可能改變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研究。
▲ 許多患者選擇避開農曆七月進行手術。(圖/Shutterstock)
振興醫院魏崢院長撥破傳統迷信觀念,提出大膽數據分析
對於那些長期以來受到傳統迷信影響的人來說,振興醫院的魏崢院長可說是挑戰者和啟蒙者。他不僅研究了東方的農曆七月,也觀察了西方普遍避諱的黑色星期五,進一步展示科學數據如何能夠改變深植人心的信念。
在對2013年至2017年間,共2943名接受心臟大手術的患者進行的詳細數據分析後,魏崢院長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事實。整體手術死亡率為4.0%,而在被視為不吉利的農曆七月和黑色星期五進行手術的患者,死亡率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 魏崢院長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事實,鬼月動手術死亡率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圖/振興醫院提供)
破除迷信,以免延誤病情
魏崢院長不只用數據論證了這一點,他還用生動的例子和清晰的邏輯來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他解釋說,由於農曆七月中接受手術的患者多是在緊急狀況下,因此患者的病情通常較為嚴重。按理來說,這應該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但數據卻指向相反的結果,這一發現無疑為長久以來的迷信觀念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科學數據為王:對醫療決策具實質意義
魏崢院長對此結果的詮釋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具有社會意義。他提醒大家,無論身處於何種文化背景,科學數據應永遠是做出醫療決策的最佳依據。這不僅能避免不必要的延誤和風險,也能促進整個社會對醫療體系的信任和尊重。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