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林姓女大學生推入了漫長的黑暗。腦幹受損、四肢癱瘓,似乎將她的青春定格在了絕望之中。然而,在母親的不懈努力和創新醫療的加持下,她的故事卻開始出現了轉機。
▲ 林同學使用機器人訓練行走動作能力。(圖/臺北醫院提供,下同)
復健之路:從癱瘓到再次行走
林同學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接受了客製化的多元復健治療方案。這包括高壓氧、下肢骨骼機器人、靜脈雷射、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等多種療法。她的母親表示,女兒使用高壓氧及機器人復健後,進步明顯而迅速,為整個復健過程注入了信心。
醫療團隊的關鍵作用
復健科葉圜叡主任提到,下肢機器人在林同學的復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種智慧型醫療設備能夠幫助患者進行更精確的動作訓練,從而逐步恢復肌肉力量和協調性,最終實現站立和行走的目標。
林同學在經過八個月的努力復健後,終於能夠自行行走,重拾自信。她的日常生活也逐漸恢復了一定的自理能力。醫療團隊對此感到非常欣慰,認為智慧醫療為許多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 林同學經過治療與努力,已能自行行走。右為林媽媽,左為方宇物理治療師。
智慧醫療與傳統復健的完美結合
這一案例不僅展示了智慧醫療在現代復健領域的重要作用,也彰顯了醫療團隊與患者堅持不懈努力的成果。臺北醫院復健科將繼續結合智慧醫療與傳統復健方法,幫助更多患者改善生活品質,從絕望走向希望,重拾生命的光彩。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