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才剛趨緩,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國「肺炎黴漿菌」又開始大規模爆發,且因其感染症狀較輕微、持續較久,故又有「會走路的肺炎」之稱。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黴漿菌每四年就會流行一次,繼2019年國內曾掀起疫情後,2024年恐又會出現一波高峰,不過感染後會出現什麼症狀?誰是高風險族群?以下常見12大疑問將由《ENews新聞網》為您整理出來!
【熱門報導|才花9元!7-ELEVEN「狂開10張發票」千萬有2人 全台中獎門市看這】
▲肺炎黴漿菌常見感染對象為年輕人及學齡兒童。(示意圖/Shutterstock)
Q1:肺炎黴漿菌有什麼特性?
A:肺炎黴漿菌是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但和一般細菌不同的是它並沒細胞壁,因此許多常見抗生素對它無效。
Q2:肺炎黴漿菌是如何傳染的?
A:肺炎黴漿菌可經由「人傳人」來傳播,藉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產生飛沫傳播。
Q3:肺炎黴漿菌感染症潛伏期有多長?
A:約1~4週。
Q4:感染肺炎黴漿菌會有什麼症狀?
A:最常見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常見症狀大致有喉嚨痛、倦怠、發燒、長達數週甚至數月咳嗽等;另估計約有10%會得到肺炎,常見症狀為黏液痰、發燒、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倦怠等;此外,小於5歲孩童感染時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wheezing)、嘔吐、腹瀉等情形。
Q5:黴漿菌肺炎和一般肺炎有什麼不一樣?
A:兩者不同,肺炎黴漿菌所造成的肺炎,通常症狀較輕微、但持續較久,因此也被稱作「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Q6:感染肺炎黴漿菌有什麼併發症?
A: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Q7:誰是感染肺炎黴漿菌之高風險族群?
A:感染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其中家戶內傳播最常見,於學校、大學宿舍、軍隊、護理之家、醫院等場所生活或工作者,感染風險較高。
Q8:感染肺炎黴漿菌該如何治療?
A: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但若發展為肺炎,醫師通常就會開立抗生素治療,一般建議首選治療藥物為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s),至於替代性藥物則為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
然而,近來各國研究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有增加情形,使得治療困難度隨之上升,故建議對於疑似感染肺炎黴漿菌之病患如需使用抗生素,請考量其年齡與臨床表徵嚴重度,並參考國內外臨床指引進行治療。
Q9:肺炎黴漿菌治療用藥後可否自行停藥?
A:應遵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以減緩抗藥性之產生。
Q10:如何預防感染肺炎黴漿菌?
A:如有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咳嗽)時需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平時落實用肥皂勤洗手、且至少搓揉20秒,沒水時亦可改使用乾洗手液。
Q11:是否有疫苗可預防感染肺炎黴漿菌?
A:目前無疫苗可預防。
Q12:感染過肺炎黴漿菌後有無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A:感染過肺炎黴漿菌不會產生終生免疫力,因此未來有可能會再次感染。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