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採不食!4人因「這種菇」中毒 1男吃魔菇出現幻覺

記者: 林慧妍
健康 | | 觀看數:0
不採不食!4人因「這種菇」中毒 1男吃魔菇出現幻覺

健康資訊:野菇中毒的風險與防範

野菇中毒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公共健康問題,尤其是在台灣,隨著氣候條件適合各種野生蕈菇的生長,誤食有毒野菇的事件逐年增加。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已針對此問題發出多次警告,提醒民眾避免採食不明的野菇,以防止引發食品中毒。近年來,食藥署已受理多起因自行採食野菇而導致的中毒案例,強調「不採不食」的原則至關重要。

野菇中毒的風險與防範

野菇中毒的案例分析

最近有四起因採食野菇而導致的中毒事件,其中有三例確認為有毒的綠褶菇,另一例則為擬灰花紋鵝膏。這些有毒蕈菇的外觀常常與可食用的菇類相似,這使得誤食的風險大幅增加。例如,一名69歲男子因誤食魔菇而出現幻覺,這表明了某些野菇的危險性和不可預測的健康影響。

有毒菇類的特徵

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是一種常見的有毒蕈菇,其外觀類似於某些可食用的菇類,這使得它成為誤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魔菇(Psilocybe spp.)則以其產生幻覺的特性著稱,誤食後可能導致精神錯亂和其他嚴重健康問題。了解這些有毒菇類的特徵對於避免中毒至關重要。

預防措施

食藥署強調的「不採不食」原則是防範野菇中毒的重要措施。民眾應該學習如何識別可食用與有毒菇類,並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絕對避免食用任何野菇。此外,將野菇餽贈他人也應該謹慎,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其他人誤食有毒菇類,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

誤食後的應對措施

若誤食不明野菇後出現中毒症狀,如嘔吐、腹痛或幻覺,應立即就醫。及時的醫療介入能夠顯著提高恢復的機會。此外,保留食餘檢體對於醫生進行正確診斷和治療也非常重要,這有助於確認食物的來源和所含的毒素。

遵循專業建議以避免食品中毒是每個人的責任。民眾應提高警覺,保護自身與他人的健康,特別是在採食野菇時。透過了解有毒菇類的特徵及遵守「不採不食」的原則,可以有效降低中毒的風險。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4-11-18 11:28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