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稱為「洗腎王國」,腎臟病發生率和盛行率居世界之冠,更是醫療支出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令人更為擔憂的是,高達96%的早期腎臟病患者對自身病況毫不知情。為了提高民眾對腎臟健康的警覺性,中醫博士吳宏乾特別分享了「三大早期」腎臟病警訊,呼籲大家要多加留意。
▲高達96%的早期腎臟病患者對自身病況毫不知情。(示意圖/ENews資料庫)
中醫師吳宏乾在YouTube頻道《健康云之道》中指出,罹患腎臟病會出現「泡、水、高、貧、倦」的症狀,分別指的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疲倦,不過當發現這5大症狀時往往已是腎臟病的後期階段。因此他認為,可以從更早期的徵兆幫助辨識病情,若出現容易頻尿、夜尿,以及動不動就水腫這三種症狀,建議可就醫檢查尋求專業協助。
首先是關於頻尿的定義,吳醫師說明,一天排尿8次內算正常,若連續一個月每天平均排尿超過8次,可能是腎臟濃縮功能出現問題的信號;至於夜尿情況,吳醫師提醒,若經常因夜尿中斷睡眠,且每晚超過2次、持續1個月都未改善,應該警惕並及時就醫。第三個症狀水腫,吳醫師說明,上班族若久坐辦公室,容易引發腿部水腫,倘若本身的工作性質不會坐太久、也常常在走路卻總是莫名水腫,就要留意是否是腎臟出問題。
▲醫師提醒,若經常頻尿、夜尿就要及時就醫,檢查是否是腎臟濃縮功能出現問題的信號。(示意圖/Shutterstock)
至於該如何觀察「腳水腫」是否與腎臟有關?吳醫師也特別強調了觀察水腫的三個關鍵點:
- 皮膚因水分積聚而顯得光亮;
- 按壓小腿脛骨前緣會感到疼痛,且皮膚凹陷後無法迅速恢復;
- 臉部顴骨處在未使用護膚品的情況下異常光亮,按壓後皮膚凹陷無法立即回彈。
吳醫師提醒,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腿部水腫通常最為明顯,因此建議優先觀察腿部是否出現水腫現象。
▲吳醫師分享修復、保養腎臟的「五味藥」。(圖/翻攝自健康主播鄭凱云 YT)
面對這個隱形的健康威脅,吳醫師表示,只要控制飲食習慣、喝水習慣,加上中醫的調理,有高達95%的機率能改善腎臟疾病,而5%之所以沒得到改善,主要是因為三高沒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建議病患服用西藥控制好三高問題,再用中醫修復腎臟。吳醫師也分享了修復、保養腎臟的「五味藥」,準備大黃1克、黨參、茯苓、山藥、熟地各10克,倒入2000cc的水煮沸3至5分鐘後熄火,待水回溫後即可當一天的溫開水來飲用。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