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親近自然

記者: 小牛頓
親子話題 | | 觀看數:0
帶孩子親近自然

潘美慧/採訪整理

 

「媽媽,我要到公園玩。」

「不行,公園蚊子很多,萬一被什麼蟲子咬到怎麼辦?在家裡看電視好了,或是看故事書也很好。」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去動物園玩好不好?」

「今天要把家裡整理乾淨,而且星期天動物園好多人,又那麼熱,在家裡休息、吹冷氣比較舒服!」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獨自行動的能力很弱,如果爸爸媽媽又有很多不讓孩子出門的藉口,就難怪孩子不愛曬太陽、體能不佳、沈迷電視和3C遊戲了。因為在他們最渴望舆自然接觸的時候,父母禁止了他們與自然接觸的機會,等到孩子長大了,有機會自己投入自然的懷抱時,卻已不知如何從自然中尋找樂趣了!

如何帶孩子與自然做最親密的接觸呢?我們來聽聽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退休教授王佩蓮、前主婦聯盟王巧寅小姐與新莊永續觀光發展聯盟創辦人陳健一先生怎麼說。

 

孩子都喜愛與自然親近

孩子天生就喜愛自然,根據王佩蓮教授和王巧寅小姐的豐富經驗,每回她們帶孩子到野外,孩子總會高興地玩起來,即使面對的只是一小窪的水池,孩子也能夠玩上大半天的時間;他們會告訴你小池裡有幾隻蝌蚪、幾隻小魚,還會告訴你小魚在吃什麼,蝌蚪在玩什麼遊戲。可是,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愛自然卻又漸漸與自然疏離了呢?有一回我在陽明山上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趁爸媽在樹下涼椅上休息的時候,自己在泥土地上玩得很高興,她先搓一搓泥土,正想放手大玩之際,爸爸說話了:「婷婷,你的手會弄髒,不要玩了。」小女孩不管爸爸的制止,還是把手中的泥沙又搓又揉,正當她想享受將泥沙向上拋灑的樂趣時,爸爸的大手一把抓起了小女孩,就這樣,孩子與自然的連繫斷了,小女孩被爸爸抱得好高好高,但是眼睛卻不捨地望著遠去的沙堆!這時候我想起了採訪這個話題時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孩子與自然的關係,通常和父母的心態與認知有關,父母若喜歡親近自然,孩子一定也會喜愛自然,反之亦然。」45094

45095

 

父母的心態與準備的方法

父母陪孩子做自然活動時,一定要鼓勵孩子多用眼、耳、鼻、手,千萬不要怕弄髒、怕蟲子咬、怕天氣太熱而打退堂鼓,否則限制多了,會使孩子對自然失去興味。

在探訪自然的過程中,孩子少不了會問些問題,為了滿足孩子的求知欲,父母可閱讀一些百科全書或是為小朋友介紹科學的童書,對植物的根、莖、葉和花有個概略的認識,也對常見的動物與昆蟲有一些了解;用不著死背各種動植物的名稱,因為那些名字對孩子而言並没有太大意義,他們關心的是葉子做什麼用?花為什麼有那麼多顏色?蟬為什麼要唱歌?而這些問題由一般的基本科學知識就可推演而知。陳健一先生特別建議父母,除了用孩子能懂的語彙講解外,可多利用時間與空間變化的比較,使孩子更容易了解,例如:帶孩子上陽明山回來後,再帶他逛逛附近的巷子或公園,比比看在陽明山上看到的植物、動物,在公園、巷子裡有没有看到?或者講解時多利用一些歷史、典故或故事,例如講解樟樹時,可以告訴孩子台灣以前到處都有此樹,而以前的人也都以此樹煉製樟腦,現在則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上還有不少。介紹蝴蝶時,也可以告訴孩子,有些蝴蝶為了食物或繁殖,甚至可以由台北飛到高雄。藉由這種比較的說法,使孩子更容易銘記。

而王佩蓮教授更強調,父母帶孩子欣賞自然時,一定要讓孩子有機會說出他的感受,分享孩子的經驗,也說出你的發現和孩子分享。這麼一來,孩子更能體認到此行的目的。而王巧寅小姐也表示,一般父母參與野外團體活動時,都喜歡依賴帶隊的解說員,父母若不是在一旁不管,就是光要求孩子注意聽而自己卻不參與,無法以身作則教孩子,孩子恐怕也不會喜歡。所以父母在投入活動時,也得努力參與其中,不懂也要多發問。

 

巷口、公園都是走入自然的開始

一般人都認為陪孩子走進自然,就一定要遠赴國家公園或風景名勝,才算是親近自然。但三位專家的解釋卻認為,只要走出家門,在庭院、巷子或公園所做的活動,就是親近自然的好選擇,不管是對人、植物、動物,甚至與泥土、石頭所做的交流,都是與自然對話的起點!如果你嫌陽明山人多又遠,那就從巷口開始吧!如果覺得巷口不安全,公園也是個好的開始。

把孩子帶到公園後,就隨著孩子的發現與感覺來走,孩子發現一棵小草,就可以問問他,小草的葉子長什麼樣子?一共有幾片?有没有開花?也可以帶孩子看看,長在樹上的葉子和掉在樹下的葉子有什麼不同?當然也可以讓孩子把樹葉的形狀畫下來,或是利用拓印和拼貼,使孩子更認清這片葉子的特徵,而父母也可藉此灌輸孩子一些植物的概念。

認識動物除了聽聽牠們的叫聲,欣賞牠們採蜜、捕食和飛行的英姿外,也可以試著抓來觀察,但是最後别忘了要放走牠們喲!這就是生態保育的第一課。

 

在同一個公園、同一條巷子,今天認識小草,明天認識大樹,後天再認識花,然後是根、莖、葉、果實,甚至它們生長的地方,利用不同的觀察點,反覆地為同樣的東西做不同的歸類與觀察,也可以教孩子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同樣一個地方,用這種方法就可以走上好幾回,不但孩子不容易膩,父母也會覺得新鮮。

 

王佩蓮教授和王巧寅小姐還特別強調「同儕學習」法,意即讓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來學習,不但有趣也可以促進孩子間相互的學習。王佩蓮教授舉例說,有一次她帶孩子到草地上做保護色的遊戲,她把紅豆和綠豆灑在綠草地上,然後請小朋友去撿拾,結果大家撿到紅豆的數目都比綠豆多。當老師問為何會如此時,並非每個孩子都知道為什麼,不過還是有孩子會說出:因為草地是綠色的,而且綠豆也是綠色的,顏色相同所以很難找出來嘛!藉著一個小朋友的發現,使得其他小朋友也都學習到這個道理,這比父母的諄諄教誨更有用。

若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父母和孩子,父母必須將自己的心智年齡降低,用孩子的觀點和程度去看待事物和學習,而且也不要有預設立場,否則一旦孩子達不到目的,就會覺得孩子很笨,久而久之兩者之間就都没了興緻。

另外,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體力有限,而且專注力也不長,所以進行活動時也不宜太久。做認知性的活動之後,也不妨帶他們做做娛樂性的活動,孩子若能在没有玩具的野外玩出趣味,這不也是一種創造力嗎?

 

孩子可藉由探索自然得到成長

陪孩子走進自然,最重要的就是放慢腳步、多看、多聽、多用手觸摸,而且由孩子帶頭,跟著孩子的發現走,再與孩子分享經驗。幼兒園的孩子體力不好,注意力也較短,所以透過漫步的方式孩子較不容易覺得累,而且也有較長的時間去觀察,四周活潑的景物有助於孩子加強注意力,而且也能使他更仔細地去發現與找出不同的趣味。親身的觀察與體驗,也有助於孩子培養自信心,因為以往在課堂上或書本上,對一件事情下判斷時,孩子通常都處於被動的狀態,無法由書上的資料抓出準則來判定,而只能相信大人或書上所說的話。但是到了野外,萬事萬物都以眼見為憑,孩子就抓得到依據,也更能判定真實的情況。例如你告訴孩子絲瓜的花是黄色的,葉子也很大,他就只能接受並相信,但是如果你讓他看著一株絲瓜,他就會告訴你絲瓜有兩種長得不一樣的花(雌、雄花),而葉子摸起來有粗粗的感覺,葉子裡還藏滿了螞蟻和蚜蟲。這種情況下孩子眼睛所見的事實就是事實,而且比大人教導的更深入、深刻,不但給了孩子自信,更啟發了他的好奇心。

第一次進行户外活動的孩子,反應並不會很熱烈,所以需要父母多做引導,才能開啟孩子的眼與心,下次再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帶孩子進入自然,千萬不要有預設立場,期望他能特別吸收到什麼,只要他玩得高興,就是讓人欣慰的收穫。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小小牛頓》,若需轉載請備註來源】

最後更新時間:2015-03-10 13:56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