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百年老宅,重現名醫阿公的故事

生活知識 | | 觀看數:0
改造百年老宅,重現名醫阿公的故事

想要感受台北古早的況味,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一趟熙來攘往的大稻埕。

 

在這裡隨處可見精雕細琢、工法講究的百年老宅,以及將舊房子改造為現代空間的案例。2014年一口氣抱走台北市都更處「2014老屋新生大獎」金獎與網路票選人氣獎的工作室「瓦豆.光田」即隱身其間。

 

從狹窄陡峭的鑄鐵樓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5米6的挑高空間,大片陽光從透明落地窗穿透全室,只開幾盞燈就能讓20坪的工作空間滿室生輝。閣樓以強化玻璃取代地板,一抬頭就能看到屋頂富歷史感黝黑橫樑。牆上斜倚著斑駁褪色的古早樓梯,上面疏疏落落擺著書籍與擺飾,充滿新舊交融的趣味。

 

這棟老宅已有百年歷史,過去是牙醫李錫麟的民新齒科診所,廢棄近十年,2013年才由外孫、燈光設計師江佶洋重新整頓為工作室。重新整頓牙科診所空間,是我長久想為阿公做的一件事,不想看他的故事淹沒在歷史塵埃中。」頂個平頭、蓄著小鬍子,身材瘦高的江佶洋感性地說。

 

保留舊家具 回憶昔日牙科景象

老屋翻新,是為了紀念阿公。因此他在工作室掛上數幀阿公的老照片,保留大量過去使用的舊家具,甚至連診療設備都拿來廢物利用。一進門在樓梯口就會看到李錫麟的診療櫃,藥水、齒模、天秤、砝碼、名片、大小章一應俱全,湊近還能聞到濃濃的藥水味。一抬頭,舉目皆是寫著讚美與感謝詩句的老匾額。

 

1919年生的李錫麟,曾是大稻埕遠近馳名的牙醫,做假牙尤其是一絕,看牙的人絡繹不絕。有高官名人、歌手演員、也有出不起診療費的市井小民,甚至有人定期從日本飛來看診。他的牙科診所也是晚輩的聚會所,「小學時,只要一下課,幾個小孩都會來這裡集合,玩捉迷藏!」江佶洋回憶。

 

1976年生的江佶洋,從小就是最受李錫麟疼愛的外孫。雖然功課不出色,但外公總是誇獎他人緣很好。當江佶洋決定要往劇場界發展,李錫麟也沒有像一般長輩嘮叨他「沒前途」,反而開明地說:「工作只要認真做就好了。」「外公一個人撐起一個家族,養了三代的人,晚輩都該好好感謝他!」江佶洋發自內心地說,外公留了許多房子給子孫,讓大家都沒有後顧之憂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再窮也有房子住,」他說。

 

從斷瓦殘垣 到設計感十足

也因此,在2005年阿公過世,診所停用棄置後,江佶洋就有了重新改造這個充滿祖孫回憶處所的念頭。但直到他自行創業六年後,累積了資本、團隊,與人脈,時機才真正成熟。2013年帶團隊重返診所勘查,形同廢墟。所有家具、匾額都蒙上厚厚灰塵,整面後牆更因鄰居整修被打掉一大半,處處皆是斷瓦殘垣。勘查當晚,他就夢見阿公,讓他下定決心,不管多困難,都必須完成。

 

「瓦豆.光田」三人團隊,之前做了很多舞台、藝文場域的設計,但設計百年老屋卻是一遭。尤其是空間年久失修,還有白蟻蛀蝕、磚牆氧化、結構不穩等問題。因此光是畫設計圖就花了足足半年時間。我希望儘量保留原汁原味,雖是自找麻煩,但這麼做才有意義!」他不假思索地說。於是這個一般一兩個月就可裝修完的空間,足足耗費三個月才完工。

 

仔細觀察會發現諸多巧思。比方廁所的門板,用的是原本閣樓的地板,板上的門把是阿公用的拔牙箝。整個空間只有一盞吊燈,改以地燈、立燈、壁燈補足光線,讓空間有層次感,也節省能源。而入駐這個新空間後,業績更飛速成長。以前江佶洋申請十個案子,通過三個就很高興,去年申請的案子竟全數通過。「感覺冥冥中有阿公在保佑。」他笑著說。

 

文 ∕ 王怡棻  攝影 ∕ 蘇義傑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66327
=============================================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LaVie》行動家網站
※本文由《LaVie》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最後更新時間:2015-08-11 18:0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