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診斷標準 思覺失調症家屬可預測發病

記者: 優活健康網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量化診斷標準 思覺失調症家屬可預測發病

7268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具有高度遺傳性,過去研究已證實患者大腦有異常之神經連結,以往只能靠醫生個別診斷,但國立陽明大學結合臨床、影像以及計算模型等領域,揭開隱藏在思覺失調症之大腦功能網路系統的內在表現型,日後家屬也能預測發病可能。

圖形理論分析 量化大腦神經網路連結

思覺失調症主要在情緒、思考與感覺產生混亂,常見的臨床徵狀包含幻聽、幻覺以及妄想等。近年來,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技術能藉由非侵入的方式偵測腦區之間的運作模式,將大腦描繪成由點與線所構成之網路系統。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研究所團隊,透過圖型理論分析,發現人腦神經網路系統具有高度群聚性以及高效率連結,也就是連結關係緊密且傳遞訊息快的小世界網路;而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大腦神經網路具有「較低的群聚性和過高的連結效率」特性,趨向於連結較雜亂之隨機網路架構。

患者如同分工紊亂公司 早期發現預後佳

研究人員林慶波教授表示,若用公司部門來做比喻,正常人腦部的網路連結,就像是部門分工良好的狀態,而思覺失調症患者,則像是分工較紊亂的公司,部門層級不清,每個人都越級上報,使得腦中網路連結顯得混亂,做出不為常人所能理解的表現。

思覺失調症的內在表現型,是在發病前就存在的,若早期發現,可以阻止病情惡化。樂生療養院蘇宗偉醫師表示,其為不可逆性的疾病,當症狀開始出現時,若能越早投藥預防,不僅能使病人維持在較理想的狀態外,也能有較好的預後。

量化指標做診斷 助揪出裝病民眾

以往思覺失調症都是靠醫生個別診斷,但經常面臨的問題是,病人可能因為健保給付以及某些保險問題而裝病,因此找到量化的指標,一直是醫界努力的方向及目標。

林慶波表示,用影像的方式,找到大腦裡面互相溝通的聯結來做指標,對病人來說可以觀察期治療是否有效果,對家屬也能做到預測或預防的功能,以定量的方式作診斷或早期預測是否可能發病。此研究在今年7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5-08-21 10:0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