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oni對於顏色和圖樣的自信與主張,幾乎隻手轉變了戰後歐洲針織服飾的形象,其將傳統的家庭手工織品搬上伸展台,轉身變作知名精品。1950年代,多虧義大利針織品牌Avagolf、Avon Celli以及Mirsa在時尚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Missoni才能以此為本發展,利用機器生產色彩炫目的段染(space-dyed)針織衣飾,其受歡迎的程度更於1970年代達到巔峰。為了確保品質,Missoni打破了制式機器針織服飾的框架,推出自1920年代便缺乏的摩登風格針織衣著。現在,Missoni的針織服飾儼然成為義式文化的代名詞,與布加迪超跑(Bugatti)、吉奧龐帝燈飾(Giò Ponti)或是薩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的流線細高跟鞋齊名。
1940年代末,奧塔維歐?「泰」•密索尼(Ottavio “Tai” Missoni) 開設了一間工作坊,做出1948年倫敦奧運時義大利代表隊所穿的Venjulia針織運動套裝。他對於奧運非常熱衷,事實上,當年他本人還參加了400公尺跨欄決賽。在倫敦的時候,他遇見了蘿西塔?耶米尼(Rosita Jelmini)──義大利瓦雷澤(Varese)披肩製造商的女兒,他們在皮卡迪利(Piccadilly)的愛神雕像之下第一次約會,交往5年後,在義大利的戈拉塞卡(Golasecca)結婚,也就是在那關鍵的一年,1953年,全球最具特色的時尚品牌之一誕生了。
10年摸索,醞釀品牌特有定位
Missoni夫婦的第一次聯合設計是以Maglificio Jolly為名,他們在加拉拉特(Gallarate)一間擁擠的地下室裡放了四台針織機。他們並沒有一夜間聲名大噪,羅西塔說道:「我們當時什麼事都親力而為,做的大多是運動服裝,花了至少十年摸索,才定位出自己的風格走向,我們挺幸運的,從針織機器開始,讓我們發現了五○年代的這種素材─針織,其實這是個值得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1958年,第一款以Missoni作為品牌名稱推出的米蘭交響系列(Milano-Sympathy)誕生,鮮明條紋的襯衫式洋裝,被展示在米蘭文藝復興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的櫥窗裡。但一直到1962年,Missoni夫婦才有後續的突破,也就是鋸齒紋路的發明。蘿西塔說:「我們當時只能做條紋,直條紋、橫條紋,後來逐漸加入比較複雜的針法,像是格紋還有提花,後來發現可以編出鋸齒狀紋路的拉舍爾經編機(Raschel),才奠定了今日的成功。」
細緻工法,變化編織創舉
19世紀發明的拉舍爾經編機是為了滿足當時對蕾絲的需求,經編機的名稱取自知名法國女演員伊莉莎白?拉舍爾•菲利克斯(Élisabeth Rachel Félix),人稱「拉舍爾小姐」。舞台上的她,因可以自然詮釋偉大的經典角色而著名;舞台下的她,則喜歡穿上最精美的發隆西納花邊蕾絲(Valenciennes lace)。拉舍爾經編機有數隻織針,目的是為了節省成本而快速製作出各種針織品,從薄紗到厚重的地毯都包括在內,還能夠用夾入式紗線織出一條一條縱向、像鎖鏈一樣圈圈相連的織品。蘿西塔很熟悉這種技術,因為她家的披肩公司也是用相同的方法來做鏤空披肩,製作方式就是將緯紗用極細小的線纏綑在一起,編出來的效果非常像蕾絲花邊或是手工編織品。Missoni夫婦的另一項創舉,就是改造了他們原有的編織機,創造出經典的針織品,有著前所未有的輕盈羽量、平面圖案和細緻的配色。而Missoni品牌,最元老級的擁護者則是安娜?皮雅姬(Anna Piaggi)她是,米蘭的時尚作家、潮流偶像,同時也是月刊雜誌Arianna的造型師和編輯,在品牌萌芽之初,安娜並提供了Missoni最需要的行銷宣傳。
1960年代早期,這對設計師夫婦與時裝設計師艾曼妞•坎(Emmanuelle Khanh)合作,並在1966年於米蘭的傑拉莫劇院(Teatro Gerolamo)舉辦第一場時裝秀,這系列設計後來成為他們的招牌作,或是當時時尚媒體描述的「拼湊穿搭」(put-together look)。模特兒在伸展台上展示以輕盈的嫘縈(Rayon)為素材的鋸齒紋針織服,與肌膚貼合、如水般流動的設計,分外適合當時那「性啟蒙」的年代。劇院的總監卡列托?哥隆布(Carletto Colombo)回憶起那場秀時描述道:「迷人的女子拿著彩色畫筆,在『若有似無』的背景上畫下圖像和素描,模特兒在迴旋變動的光暈下,在舞台上重複比出同樣的手勢,彷彿直接在觀眾眼前換裝。」
Missoni最惡名昭彰的一場時裝秀在1967年佛羅倫斯的彼提宮(Pitti Palace)舉行,在這座文藝復興時期建造、富有鄉村感的石砌建築內,羅西塔犯了伸展台的禁忌,她要求模特兒脫掉內衣褲,因為她擔心內衣的線條會影響貼合身型的針織洋裝剪裁。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伸展台上的燈光反而讓她的作品變得透明,比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即將推出的「透視裝」早了一年登場。
此事件所造成的轟動引起Vogue雜誌的美國編輯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的關注,她深為Missoni別出心裁的色調設計所懾服,在美國大幅讚賞Missoni夫婦,嘆道:「看!原來不是只有顏色,還可以做出光影色調啊!」之後在1970年,Missoni在紐約的精品百貨公司Bloomingdales開設專賣店。在1973年,紐約時報報導:「(Missoni的)針織服飾成了和LV包以及Gucci鞋子一樣的國際名品。」後來,Missoni夫婦將公司搬到蘇拉米戈(Sumirago),在此建築工廠、工作室以及住家,皆由建築師安利宼?布奇(Enrico Buzzi)設計,坐落於羅莎峰(Monte Rosa)山麓間,至今公司位址仍在該地。
無所不在的色彩遊戲
Missoni夫婦創造的視覺語言至今辨識度依然高,特色是精心配置的色彩、顏色深淺的組合、布料質地、以及獨特的鋸齒紋路。一件由色彩鍊金術師「泰」所揀選的大地色系針織,絕不僅僅是平凡的棕色,而是在方格紙(graph paper)上精心計算後,譜出抽象的色調組合,若將調配後的色譜大幅掛滿牆面,會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泰」擅長運用多色經編做出條紋以及鋸齒狀圖紋,將不同色塊並列平鋪,把玩色彩的和諧與不和諧,這樣的視覺呈現與20世紀初的抽象藝術相呼應,尤其是義大利未來主義藝術家賈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的作品。直到2013年泰過世以前,這對夫婦都持續收藏著這位大師的作品。Missoni服飾與未來主義畫作中的抽象關聯性在1973年便廣為人知,Missoni的針織大衣就曾被描述為「看起來像是融化的蒙德里安(Mondrian)畫作」。
Missoni的段染紗線是該品牌最創新的技術之一,這種染線可以精湛地呈現出光影交織的效果,是1960年之前從未見過的的針織設計。不同長度的紗線依序放入各種顏色的染缸內,再循環重複。於是,一條6吋(15公分)的紗線上同時存在藍色、朱紅色與猩紅色。一條擁有不同色彩的紗線,便可以織出無限可能的圖樣,包含條紋狀、鑽石狀、鋸齒狀,外觀彷彿經紗妨染(ikat,註二)的織品。Missoni也是電腦輔助設計(CAD)的先鋒,利用棉、麻、絲、羊毛還有嫘縈,製作不受限於季節潮流的成衣系列。
現在,Missoni已成為21世紀的時尚權威,不只是因為其經典的精密針織品,品牌旗下還有超過25支副牌,包括Missoni家居、Missoni男裝、香氛,以及衍伸品牌M Missoni,再加上與Rezidor酒店集團合夥,設立於愛丁堡和科威特的高級精品旅館。羅西塔負責每間旅館的室內設計,內有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馬瑟?旺德斯(Marcel Wanders)以及阿納?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等當代大師設計的傢俱,全面搭配品牌標誌的鋸齒圖紋、條紋以及花紋。Missoni的女主人在1990年代,便對時尚設計逐漸失去興趣,轉而設立了Missoni家居系列,其女安琪拉(Angela)在1998年全權接管了品牌的時尚部門,而盧卡?密索尼(Luca Missoni),品牌男裝以及運動系列的前任創意總監,目前則負責品牌歷史檔案的管理。
本文選自La Vie出版書籍《百年時尚》,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解讀50個奢華品牌的發展歷程、極致工藝與設計核心
=============================================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LaVie》行動家網站。
※本文由《LaVie》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