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僵局,誰說一定要90度直角才安定?!3個案例,讓線面發揮所有的可能與創意.....│幸福空間

記者: 幸福空間
生活知識 | | 觀看數:0
打破僵局,誰說一定要90度直角才安定?!3個案例,讓線面發揮所有的可能與創意.....│幸福空間

圖片提供 | 楊煥生建築室內設計事務所

71352

▲當空間裡的兩面內部直角線條各自挪動角度,身在屋中的人,立刻跟著產生最寬適的視野。

 

線性是組成立體空間前的一種思維過程,透過線性的勾勒,空間逐漸有了牆面、天花板,有了門與窗...但有時我們還是會被制式的想法給框架住,認為這些最後形成的空間不是應該是直角的嗎?習慣90度直角帶來的安定感,可以被顛覆嗎?線性還能夠有哪些演化的可能與創意?

topic01_455_02.jpg

▲立面石材彷彿一葉因水波所暈染、由水面浮起的枝脈紋理,打破空間裡的硬線條規則。

 

三件楊煥生建築室內設計的作品,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答案、三種可塑性的驚喜:一是透過上下左右的立面合作,打破直角的刻板與迷思;一是將西方引以為傲的線性計算,轉換成東方感與線性的變形--暈染,創造線條上的不可計算;另一則是將線性轉折為幾何,與光影、材質來場大哉問,開啟豐富的對話層次。剖析後加以揉合重整,最終獻上最原始的線性本質,完成線面演化後的驚喜劇本。

 

Case 1:65 v.s 135度的美學重整

65度,從另一側來欣賞則是135度,楊煥生設計師將入口玄關處的90度牆面斜轉成65度,牆體內側的客廳,立刻擁有互補之後猶如蜂巢的135度鈍角角度,也等同於人類雙眼最大視角,盡攬開闊舒適的完美視野。

topic01_455_03.jpg

▲65度的改變,讓角度變成動詞,天花板的活潑切線設計,讓天壁面彷彿同時間隨乾坤扭動。

 

而客廳空間的盡頭底面,同樣以135度存在,創造出於後還有空間等的探索的隱形引導,與玄關牆面又恢復平行的等距關係,感覺像極了手中的魔術方塊,一扭一轉之間的路徑開始改變,啟動尋找下一個面的完美過程,設計師透過線性扭轉的活絡思維,灌注空間裡的靈魂竄動。

topic01_455_04.jpg

▲配合主要的斜度牆體,一旁的落地櫃與鐵件吊櫃也跟著微調角度,放眼所及,無所謂硬生死角。

topic01_455_05.jpg

▲天花板的溝槽與凸面交織,形成渾實立體軌跡,如齒輪般準備運轉空間。

 

Case 2:宛如浮出水面的光之暈染

這個個案中,從大理石材的挑選開始,就開啟了將西方線條柔和成幾乎無法計算的紋理計畫,即便如中式屏風的規則圖騰,因細密的比例以及光影的助力,視覺所及的後方端景物,也形成宛如拉絲棉絮的暈染感。

topic01_455_06.jpg

▲自然紋絡的石材、東方元素圖騰的黑色線影屏風,共同隱喻出深厚非單一的東方文化底蘊。

 

至於在餐桌旁與沙發兩處不同色系的繃布背牆,設計師楊煥生刻意以非深刻的線條脈絡,從溫婉的光源中寄予東方鍾情、無明顯輪廓的淡麗美學。這些線性的演化,以紋理、以光、以巨觀、以微觀,促成空間裡更多的立面韻味,感受深淺之下暈染的綻放美學。

topic01_455_07.jpg

▲長條狀繃布沙發背牆以簡單線條比例和微灑的光線,帶出空間的靜謐沉穩。

topic01_455_08.jpg

▲從另個角度,更能欣賞到楊煥生設計師如何將平面的線性,轉而揉合成三度立面起伏的精彩。

 

Case 3:石與水的堅固柔情

這個個案被賦予透過公共空間的表現,來展現石與水的堅固柔情,但要如何表現呢,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透過線性與光影的共振對話來傳達「剛與柔的總合」,分之與合之的雙重和諧。

topic01_455_09.jpg

▲特定的排列組合與光影的穿插,讓原先簡單的序列成為美麗的立體幾何作品。

 

大廳進入前的兩側白色格柵,帶入設定的自然光光量與光的線條模樣設定,進入後的天地壁,構織出充滿高度的立體線性美學,層次分明,像是馴服了光,但是進入會談區及廊道時,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則讓光影凌駕於材質的形制之上,光落下的格柵表面,和著材質的色澤,形成一抹抹曲度光暈,若從抽象層面來思考,是不是像極了水的意象?無論鐵件或是堅實木質,都難抵柔情的逆襲,而光也因設計的寸度,被細膩化,兩者完成剛柔並濟的最終回。

topic01_455_10.jpg

▲將光影的反射落點計算於門片與格柵之間的細窄距離,篩灑落定,成為廊道的行走節拍。

topic01_455_11.jpg

▲透過長型鏡面與石材折射,讓本無固定方向的地壁面石材,抹去線性的最後一道界線。

 

【延伸閱讀】

未來居宅!顛覆視覺感官的魔幻旅程

【風尚優雅】充滿流動感的現代人文居

最後更新時間:2015-12-02 21:09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