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第五德嘉
當社會新聞不斷出現貴婦開奢豪派對、闊少以名車代步,數億元的豪宅一戶戶地被重金收購,某些人被這種炫富行為激怒,把炫富行為以負面的心態看待。
其實,純就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去除感性層面的不悅,完全用理性邏輯分析炫富「結果」,這是比課稅還要有效的財富重新分配,如果這些富豪因為社會觀感不佳而低調行事,少花錢,反而會停滯社會經濟的流動,對國家社會也沒有什麼好處。
經濟觀不同於道德觀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認為,社會真正運行的方式,神農氏以前不確定,但是《詩經》、《尚書》裡,對於生活水準的追求,可不是低欲求的社會,人們追求的是動人的音樂、華麗的打扮、可口的美食,都是「美的極致」、「逸樂的極致」、「榮耀的極致」,這種風尚是「趨勢」,如果要所有人都以低欲求過生活,怎麼勸說都是白費心思的。
富人買了名牌衣服,而只能在陰暗的街道上,低調地行走,這種「錦衣夜行」也太悲情了,撇開道德只看經濟,若仇富的輿論壓力對「炫富經濟」的干預太過嚴重,可能堵塞了經濟的正向流動,造成經濟崩壞。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司馬遷肯定人對財富的追求,從王侯將相到平民百姓,都會適當地逐利並追求富貴,不但可以滿足私人的欲望,同時也能帶動社會繁榮與經濟流通。
可以說,追求富貴並滿足私欲,是人的天性,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呈現的方式對他人來說,有觀感上的好壞罷了。
社會觀感不鼓勵高調地炫富,但是高額的開銷的出現,才有機會創造財富重新分配、重新整合的機會,這是「利他行為」,不是嗎?
一個炫耀,幸福千萬人
花錢在消費過程中,就像是一個漣漪現象,把好的經濟推散出去給每個社會上的人們,大家都有機會「分到一杯羹」,這也是有福同享的雙贏結果!
舉例來說,銷售人員能得到業績獎金,廠商需要更多員工來服務客戶,而這些人因此得到的收入,又會再度消費出去,去購買家電用品、歡唱KTV、買房、換屋、繳貸款,像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全境擴散」讓其他人有更多收入,並各自再愉快地消費出去。
只要富人願意花大錢,所有人都可能會受益,甚至全世界都受益,國家稅收也會因此而增加,可以說,金錢的分配帶著「善意」,在私下不斷地轉換。
富人消費出來的超額資金,才算是重新分配,在大量消費中產生的快樂與滿足感,能造福人群、造福產業、造福台灣、造福全世界。
浮誇欲望如水,任自然
所以在合法的範圍內,只要開Party不要浪費食物,開名車不要飆車、酒駕、製造噪音,那就沒必要酸炫富,不要表達不滿,其實仇富「最好笑」的方法,是默默地期許炫富的人越花越多越好,掌聲鼓勵啊!
經濟流通、民生富饒、國庫充實,以增進社會福利,世界是倚靠錢與欲望在運轉的,為什麼我們不樂觀其成呢?
古文: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埶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史記.貨殖列傳》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