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楊伶雯 台北】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右)工研院長劉仲明(左)在經濟部長李世光見證下簽約。(鉅亨網記者楊伶雯攝)
台泥(1101-TW)與工研院今(19)日簽署新階段研發計畫合約,預計投入2500萬元研發經費,運用工研院微藻能源與固碳專利技術,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未來更規劃設置20公頃的大型戶外微藻養殖場進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應用,1年除可望貢獻4800公噸減碳量外,還可進一步投入高價蝦紅素原料生產;董事長辜成允指出,養殖場每公頃1年將可貢獻4億元加值化產值,快速切入綠色循環經濟商機。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指出,台泥轉型為環保服務業,致力在每一個經營環節落實節能減碳、環境保育理念,和平水泥廠及電廠就是以循環經濟的概念設計,廢棄物全都變成能源與原料,過去5年在經濟部能源局的研發經費支持下,參與工研院鈣迴路碳捕獲技術的開發,同時期與工研院共同投入微藻固碳技術,在固碳效益及蝦紅素提煉技術上都有斬獲。
辜成允指出,以紅球藻粉市價每公斤2萬元計算,養殖場每公頃每1年的產值約可達4億元,加工製成美妝產品、保健食品甚至複方葯品的產值更是潛力可期,未來台泥將持續投入2500萬元以上研發經費與工研院合作,且規劃在和平廠區擴建微藻生產設施,短期預計投資將超過2億元,每年除可貢獻台泥4億元加值化產值外,以微藻提煉出的高單價蝦紅素原料也將在21日登場的生技展問世。
辜成允說,微藻可以捕捉二氧化碳、製造生質燃料、及提煉出珍貴的蝦紅素,微藻固碳、能源利用加上高值化應用,將成為台泥進軍生技保養品產業的生質金礦。
工研院長劉仲明表示,國際間將微藻生質能源利用視為棉長程的再生能技術,台灣土地及天然資源有限,以1公斤微藻可吸1.8公斤二氧化碳的高固碳效率,加上生長快速,含油脂量高、可生產高價值化學品等優勢,工研院打造的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是台灣減碳創能的重要項目。
他指出,工研院與台泥已成功建立由水泥廠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機制,這次合作簽約的目標是以微藻能源與固碳的關鍵技術協助台泥擴大量能,最後跨入生技產業價值鏈中高單價蝦紅素開發,完成循環經濟的產業模式。
今日點閱排行: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