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偶像化」現象會帶動整個設計產業的蓬勃嗎?
正向影響─讓設計概念更普及,善用影響力是重點思考
不同領域的設計者在業外被偶像化的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反而在業內卻不盡然存在偶像問題。
以歷史與地域來看,各個範疇及領域向來都有偶像文化,也當然存在於設計界。姑不論偶像問題對產業提升加分與否,更重要的是偶像們是否在本職學能上值得後輩效仿依循,是否善用他們光環的影響力。
要討論這個現象,我們何妨將焦距縮小到空間設計的領域來討論。以空間設計來說,設計師們通常設計了辨識度高的公共空間、豪宅建案,或是熱門的旅館或餐廳,便會引來大眾媒體的關注及討論。如果這個空間設計師開始因為被大量報導而累積出知名度,就會逐漸被包裝為所謂的設計名人,而這樣的實況也大量的出現在建商與建築及空間設計師的關係中。有些甚或會開始有些所謂跨界的狀態產生,於是一般大眾媒體或非設計界的人士開始關注到這些設計師們,或隨著講座、論壇等不停的曝光,還真有幾分偶像宣傳新電影的造勢意味,也或許因為這樣的推波助瀾所吹捧,便形塑成所謂的大師。
時勢造英雄,年輕設計師突圍受關注
發揮正向影響力,有機會提升整體設計環境
近幾年在平面設計界也有著相似的狀況,隨著從事平面設計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門檻也較其他設計類別稍低,所對應的產業也較大眾(如餐廳CI、唱片封面、網頁等),他們以自己的審美水平在各個領域頻頻大放異彩,也以自身的觀點表達出對於這個時代的想法,甚或搭上新聞時事, 娛樂產業或社會運動等熱潮,能見度及知名度也伴隨時勢而水漲船高,許多學生或是年輕人開始關注到這些設計師的表現,並伴隨著一股對於時事的關懷與熱度,連帶的也對這些設計師產生崇拜。有趣的是,這些平面設計師受到關注的報導,後期多半都是來自非設計類的媒體,例如比起報紙或是生活類型雜誌的關注,他們的作品本身反而較少受到業內報導的討論,而在產業內與這些知名設計師一樣表現優異的專業從業人員很多,相形之下卻只是因為沒有與這些熱潮沾上邊,反而一般社會大眾對他們一無所悉。
某程度上來說,這些平面設計師的成名也算是順應時勢潮流下的產物,甚至設計專業已經不是大眾討論的焦點,所以如何把握這股熱潮好好的經營自己在本業的影響力,恐怕才應是關鍵問題。
其實設計師被大眾所推崇關注,並不是不好的事情,他們讓設計開始被一般大眾所看見,促使「設計」這兩個字不再只是遙不可及的專業術語。但我認為成名之後的角色定位就顯得相當重要了,當一個設計師開始有了影響力,如何運用這股力量去為社會付出回饋些什麼,反而才是值得思考的。
另一方面,「設計師偶像化」的現象普遍產生之後,少數所謂「櫃姐心態」的狀況也偶會伴隨發生。華人對於品牌和名人一向都有著巨大的迷思,無論是在職場上或是消費上,有些從業者似乎在精品品牌工作,猛然自己就跟著高貴了起來,殊不知好的銷售員來自客戶的口碑以及業績的創造,而不是所販售品牌的定位甚至價格高低。如同少數幫名人執行過設計案的設計師,少了在設計領域的繼續精進,甚或熱衷參加一般以為的上流社會酒會,常看到他們執著香檳在手上搖啊搖,一派和名人成為朋友,便成功打進他們的生活圈了。私以為從業者最重要是懂得檢視自己的能力和職場分際,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其實說穿了只是一種階段性的任務需求,好比只有在需要修剪頭髮的時候才會去找髮型設計師一樣,一般來說設計師和客戶根本很少在案子結束之後,還會很頻繁約出來吃飯聊天,頂多就是維持不錯的關係,遇有案子再繼續找這個設計師執行而已。所以設計師可以因為專業被信賴、形象被包裝,或成為業界的偶像,但恐怕要更戒慎恐懼,千萬不要因此自我膨脹或是迷失自己,工作無分貴賤,只要能把自己份內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不帶給旁人負擔或困擾,其實就已經具備成為偶像的資格了。
當你只認真做到最好而不在乎金錢,忽然你會得到金錢 ;
當妳只溫柔對待他而不求永遠,忽然妳會得到比永遠還要永遠的永遠
漂亮家居出版 <設計人的江湖智慧 > 作者:黃鵬霖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