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蘭君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近年來積極推動友善平權活動,今(19)日推出開春首場活動「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邀請國立臺中啟明學校學生一同參與,體驗國美館首度結合平面版印年畫作品與3D列印技術、並由資深口述影像規劃師趙又慈老師導覽的「口述影像文化體驗活動」,文化部次長楊子葆也特別到場參與。
楊次長表示,國美館致力於推動文化平權,已經連續三年辦理「非視覺探索計畫」,發展出常態型視障服務,是文化部視障服務示範館。本次活動除以3D列印等將平面作品立體化外,更透過口述影像,讓視覺不便的民眾更能了解展覽、更深刻體會「美」與「藝術」。美術館本應推動文化平權,讓每一個人都有平等參與藝術的機會,未來希望國美館也能更進一步將活動推廣到學校教育及生活美育中。
副館長陳昭榮指出,國美館自從99年參觀人數破百萬以來,每年均有成長,去年甚至超過130萬人。因此除了特展、常設展覽外,國美館也不斷思考提升展覽質量以及表現方式。本次的活動結合五感體驗,期望帶來新的觀展經驗,也特別感謝文化部的挹注,資策會及專業人士的指導,及感謝學生們的體驗,讓國美館能吸取不同經驗,做為未來活動的修正與進步的動力。
國美館本次配合「吉年好運到─奇雞實驗室」,首度將口述影像的非視覺服務技巧,結合應用於3D浮雕觸摸作品以服務視障民眾,期待結合精準的口述影像引導,讓視覺不便的參訪者透過3D科技的應用體驗不同型態與尺寸的觸覺,得到更多元、有趣的非視覺藝術形式體驗。今年特別規劃教育體驗區,將五感體驗的設計概念運用於三件首獎作品:范銓祐《吉啼舞春》、金昱慈《知福富足》、及楊紋瑜《鳴春》。除了整合3D列印技術,開發1:1的3D列印立體浮雕畫以及擬真立體版與Q版雞模型等觸摸教具服務視障觀眾外,更結合全息浮空投影、嗅覺體驗、動手拓印以及「i藝國美館」APP內的尋寶活動等,透過互動、趣味的詮釋手法,讓所有觀眾都能更容易瞭解版畫創作的特色,體驗版印年畫的節慶氛圍,創造不同的藝術體驗。
中華民國第32屆版印年畫「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目前正在國美館203至205展覽室展出,共展出82件精采作品。教育體驗區即日起至3月12日止在國美館203至205展覽室外空橋推出。本展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與經濟部工業局特別提供3D列印技術贊助,有興趣的民眾除了到國美館現場體驗3D列印與浮雕作品展示外,亦可於推廣網站http://fastlab.tw/ 免費下載列印相關模型製作程式。期待透過版印年畫與3D列印創客精神的趣味結合,吸引更多族群的關注,達成藝術多元學習的推廣使命,竭誠歡迎所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參與。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