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猶如「疲球心」死亡率高於癌症咳嗽、疲累、喘、水腫要小心!

記者: fiona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心臟衰竭猶如「疲球心」死亡率高於癌症咳嗽、疲累、喘、水腫要小心!

361042

【記者周蘭君報導】根據WHO報告,心臟疾病是全球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心臟衰竭盛行率高,是心臟疾病中最重要也沉重的課題,單在亞洲就有900萬人罹患心臟衰竭。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指出,心臟衰竭診斷年齡有呈現下降趨勢,可惜多數人以為這項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尤其國人對心臟衰竭的認知度太低,超過五成(52%)患者直到初次急診送醫才知道罹患心臟衰竭,原因是多數病患不了解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像74歲的武伯伯十年前心肌梗塞治療倖存後,以為心臟乖乖聽話,殊不知心臟已經損傷,十年後心臟衰竭悄悄報到。有鑑於國人對心臟衰竭了解太少,心臟基金會今(19)日特地發表「疲球心」別名,希冀傳達衰竭的心臟如同疲乏的皮球、沒有彈性且疲軟無力,同時也提醒民眾,疲累的心臟需要關注。

 

心臟衰竭非同小可 確診後1年死亡率高達21.9% 5年內逼近50%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心臟衰竭嚴重性高,常引發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高達32.3%的患者半年內會再次住院,確診1年內死亡率更高達21.9%。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指出,台灣心臟衰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8天,死亡率高於國人常見癌症,5年內逼近50%,但由於心臟衰竭沒有特異性的早期症狀,導致國人不易發現,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為增進國人對心臟衰竭的認識,心臟基金會依據衰竭心臟之樣貌及特性發表全新別名-「疲球心」,其傳達心臟衰竭的心臟因不夠力,而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身體各重要器官的需要,因此比正常心臟腫大,但卻又疲軟無力,就像疲乏的皮球。林俊立理事長說明,多數專家認為「疲球心」最能傳神描述受傷疲累的衰竭心臟!心臟基金會期望透過這個簡單易懂的別名讓大眾更深刻了解這個疾病,也對心臟衰竭的症狀更加警覺。

 

心臟衰竭早有症狀未聯想,超過五成(52%)患者直到掛急診才發現罹病

  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心臟就像幫浦,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幫浦的馬力不夠,無法順利的推動血液時,就叫做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臨床調查,超過五成(52%)的患者直到緊急送醫後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調查顯示呼吸困難(68%)及胸痛(65%)是病患反映的兩大主要症狀。洪惠風醫師表示,心臟衰竭其他常見症狀還有咳嗽、疲累、喘、水腫等,許多患者會輕忽咳嗽症狀,當病情惡化時,甚至可能晚上躺下來就喘到無法呼吸,必須整晚坐著睡覺。

 

361043

心肌梗塞二部曲:心肌梗塞留病根 心臟衰竭來報到

  洪惠風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等疾病,都會引起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心臟疾病患者、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尤其心肌梗塞患者因為心臟已經受到損傷,是心臟衰竭的潛在患者,更要有長期保養的觀念,不可不慎。74歲的武伯伯就是典型案例。武伯伯十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就醫,接受心導管手術挽回性命,沒想到去年四月開始因感冒出現咳嗽症狀,不以為意,但拖延三個月後咳嗽仍未好轉,甚至變成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甚至出現肺積水,同時武伯伯食慾全無,體重急速下降,狀況日益嚴重不得不送急診,甚至已發出病危通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當時透過心臟超音波發現武伯伯的心臟已呈空轉現象、心臟擴大且左心射出分率只有20%,約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當下先施以心導管手術後穩定狀況,並施以心臟衰竭藥物治療後,目前武伯伯體力及體重已恢復到發病前狀況,還可固定進行復健運動,亦會監測血壓狀況,並配合醫師建議定期進行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更恢復了罹病前最熱愛的旅遊。

蕭成儀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為嚴重性高的疾病,像武伯伯這樣輕忽初期症狀、直到病況惡化緊急就醫後才發現罹患心臟衰竭的患者不在少數。他強調,心臟衰竭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就如同骨牌崩塌般,可能導致生命隨時倒塌。所幸,目前心臟衰竭的治療藥物選擇完整,亦有多項藥物治療獲健保給付,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接受治療,並依醫師指示正確照護,並輔以居家自我照護: 飲食與水分攝取控制以及定期測量體重、排尿量與血壓,以維持心臟的正常運作,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緩惡化程度。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7-04-19 20:5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