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有吸菸習慣的45歲男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但並未服藥控制,平時也少運動,愛吃牛肉及香腸等食物。排便情況正常,並無腹部不適、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因公司安排健康檢查,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其中1顆的大小大於1公分。經安排大腸鏡切除息肉,病理報告證實均為腺瘤,所幸尚未進展至大腸癌。
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根據成大醫院研究發現,在接受健康檢查的無症狀個案中,代謝症候群是不分年齡層發生大腸腺瘤的重要危險因子,其中以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
大腸癌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柏潤醫師表示,大腸癌在台灣發生率更是年年上升,已高居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這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愛吃燒烤、紅肉及加工肉品,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因。
50~74歲每2年免費篩檢
大腸癌的癌症形成過程大都是經由「腺瘤-癌序列」,以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及切除腺瘤,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有約1/3個案發現息肉,而有約3%個案發現有大腸癌。
篩檢評分系統找出高風險族群
除了糞便潛血陽性者,還有一些無症狀的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由跨國專家組成的亞太大腸癌研究小組, 在2011年提出了亞太大腸直腸篩檢評分系統,經多次臨床研究驗證,可找出大腸癌及進階型腺瘤的高風險族群。
4個危險因子患大腸癌機率高
陳柏潤醫師說,此評分系統包括:年齡大於50歲、男性、目前或過去曾吸菸,以及一等親有大腸直腸癌者,每項會獲得1~3分不等的分數,加總為0~7分。並依總分區別為3個風險族群,若為高風險族群(總分為4~7分),相對於低風險族群(0~1分)者,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風險為4.3倍。結合此評分系統,有研究發現若再加上肥胖,高風險族群發生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的機會更上升至11.5倍。
具有1個以上危險因子向醫師諮詢
陳柏潤醫師表示,具有上述1個以上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向胃腸科醫師諮詢,評估是否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