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抽搐難發現 家長應多觀察
一名剛出生三天的嬰兒,某次被爸媽發現喝奶時嘴角不自主抽動,左手有不正常的姿勢,甚至有溢奶現象,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新生兒抽筋;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博銘指出,這名嬰兒主要是因低血鈣造成的抽搐,目前經由內分泌科和神經科醫師合作診治下,病情已獲得控制,持續追蹤中。
觀察新生兒抽搐 評估是否有固定呆板動作
新生兒癲癇症狀較多變,不像一般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等典型症狀,且越小表現不典型,抽搐多以局部性為主;吳博銘醫師表示,這時就必須仰賴家長觀察和醫師警覺性,且配合錄影腦波提供佐證,包括評估新生兒是否有固定呆板的動作表現,像踩腳踏車,或只有眼神渙散等表現。
生產不順易腦傷 恐埋下新生兒抽搐症狀
國外研究發現,每一千名兒童約有1.5至5.5例抽搐相關病例,發生率不低,且多在出生後一週內出現,且有統計顯示,佔20%至30%在兒童期會有癲癇現象;吳博銘醫師指出,新生兒抽搐主要因腦部不正常放電導致,加上腦部抑制神經尚未成熟,更容易比成人出現抽搐,臨床上,以生產不順造成的缺氧性腦傷占多數原因,另外像中樞神經感染、電解質失衡等,都可能引起症狀。
新生兒抽搐 及早發現應及時介入治療
新生兒第一次發作抽搐,可能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且短時間內都可能會反覆發作,甚至會影響以後智能發展;吳博銘醫師呼籲,國外統計,平均要花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確診癲癇,因此若新生兒出現抽搐,應立即接受治療,避免留下後遺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2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