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那熊心理師的家庭觀察
從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來看,人天生就有接近他人的需求。嬰兒透過哭聲、笑聲來吸引主要照顧者(通常為父母)的注意與關心,以幫助自身存活。到了兒童、青少年階段,雖然基本生活已經可以自理(不需要父母辛苦把屎把尿、餵食洗澡),但由於經濟尚未獨立,無法養活自己,因此仍會期待並習慣受到依戀對象(父母)的照顧。
更重要的是,不論嬰兒、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的「依戀需求」,意即對依戀對象的期待,除了物質、生理上的滿足,還有心理上的安全感。父母若能提供穩定的照顧、回應、關愛與陪伴,會讓嬰孩一點一滴累積對世界、對他人的信任。
夫妻關係與穩定的家庭息息相關,在激烈爭吵提及離婚,容易讓孩子擔心依戀對象將離自己而去,並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缺乏安全感所帶來的恐懼、擔心或害怕。文章中所提到的表現麻木即為一種,面對過於巨大的負面情緒,孩子將自己從中抽離以降低衝擊,並讓自己能持續生活、面對父母。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即使父母盡量克制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孩子是敏感的,多能從父母的互動、氣氛中察覺不對勁...
即使父母盡量克制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孩子是敏感的,多能從父母的互動、氣氛中察覺不對勁,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冷戰,都會讓孩子緊張、焦慮。
夫妻爭執是婚姻中無法避免的,關鍵在如何面對衝突。脫口而出的「離婚」字眼,其實也可能讓雙方關係更掀波瀾。這是因為人們長大後,依戀對象逐漸擴展到父母之外,如知己、師長,通常最主要的會是伴侶。因此,吵架時的隻言片語若讓對方感到依戀對象即將離去,也會引發恐懼、害怕或焦慮等情緒,並做出反擊。而往往這時又引起另一方更大的負面情緒,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建議夫妻在爭吵時,除了留意所用的言語外,也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有過於激烈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在情緒漸緩、自己穩定下來後,關心孩子的狀態。透過同理孩子的擔心、害怕,並說明過程,讓她們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爸媽離婚再婚教我的事》
【更多資訊請上《商周出版》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