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輔助療法 助你輕鬆抗老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新科技輔助療法 助你輕鬆抗老

(醫美時尚​No.128)

文/Miki;本文感謝 林大弘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慢性疲勞、體能衰退、免疫力降低……身體的自然老化不可避免,每個年齡階段要面對的老化問題也都不盡相同,但你知道嗎?其實除了飲食、運動、作息以外,現在更有「新科技輔助療法」幫助我們輕鬆抗老!且聽抗衰老預防醫學專家林大弘細說分明!

何謂「分齡老化」?

「人大約過了30歲左右,就會發現自己的體能和恢復力開始不如以往,只要熬夜一天,就要多睡個兩、三天才補得回來。」林大弘醫師表示,一般人從20歲開始,會發現皮膚的膠原蛋白製造速度開始減緩,逐漸失去原有的彈性;35歲之後,骨骼開始退化,骨質密度減少;40歲起面臨視力退化的困擾,肌肉量也迅速流失;55歲之後,腸道中的益生菌叢開始大量減少,導致免疫力逐漸下降;65歲膀胱功能退化,於是產生尿失禁等泌尿系統問題,女性還必須承受更年期帶來的身體不適;年屆高齡,更需要面對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和神經元衰退有關的疾病——這就是所謂的「分齡老化」。有鑑於此,「預防醫學」和「抗老化醫學」開始逐漸受到重視,期望透過先進科技活化體內機能、提升免疫力,達到延緩老化、逆齡回春的目的。

新科技輔助療法 助抗老一臂之力

近年有一種「新科技輔助療法」被引進台灣,強調兼顧自然營養、生化技術與高科技免疫系統修復,可說是一種「由內而外促進健康」的處方,舉凡「靜脈雷射光療」、「光動力學療法」等療法,都能協助我們延緩衰老的速度,讓國內的預防醫學和抗老化醫學領域更見光明未來。

林大弘醫師說明,「靜脈雷射光療」的原理是將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傷害的低能量雷射光從靜脈導入,直接單點照射血液,使能量傳導到全身系統,啟動多重生化反應與效果,不僅能改善免疫功能、促進運動表現,對於糖尿病、肝病等臨床指數的改善,亦有相當顯著的功效。「光動力學療法」的全名是「全身性與組織內感光動力治療(Systemic and interstitial Photodynamic therapy,PDT)」,藉由紅光及遠紅光(提供組織能量、促進組織修復)、藍光(激發一氧化氮NO、暢通血管)、綠光(提升血液氧氣供給量)、黃光(解毒、抗抑鬱、輔助癌症治療)等不同光譜來激發細胞的生化反應,同時增進循環、去除自由基,進一步有效提升免疫力,更是目前癌症輔助療法中最具效果的療法之一。


517561

「這兩項療法可相互搭配,進行方式就像是打點滴,點滴中含有幫助光線在血液中吸收的高感光物質,它能吸附雷射光能量,隨著光纖進入靜脈照射流動的血液,讓身體系統性地產生活化的氧化基,更讓光照療法的效果加倍!」林大弘醫師進一步解釋,黃光尤其具有輔助癌症治療的效果,由於許多腫瘤的治療藥物都具有吸聚光源的感光性,若腫瘤患者在服用或注射這些治療藥物後,再輔以雷射光療,就能更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生長,避免轉移及復發。

生活習慣無需改變

接受療程即可獲得極佳療效

那麼,怎樣的人適合接受「靜脈雷射光療」和「光動力學療法」呢?林大弘醫師表示,只要是認為自己身體老化、體能衰退已然大不如前,或是面臨心血管阻塞、動脈硬化、三高、代謝異常、慢性疲勞等問題的消費者,都可考慮選擇這兩項抗衰老療法來進行治療。針對從未接受過這類療法的消費者,建議以十次療程為一單位,在一個月內密集地完成,單次療程平均約需1~1.5小時。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在飲食、運動、作息等生活習慣都不需有任何改變,就能獲得極佳療效。

林大弘醫師舉例,曾有一位心血管冠狀動脈阻塞的患者,雖然長期在大醫院接受心臟超音波治療,但三條主要冠狀動脈阻塞率達到50%,嚴重程度已經接近評估是否安裝心導管的臨界點,後來他透過朋友推薦而接受「靜脈雷射光療」和「光動力學療法」兩項療程,半年後追蹤發現阻塞率大幅降低了20%。「這位患者非常喜歡打高爾夫球,過去一場18洞的球局,他只要步行1洞就氣喘如牛,需要依靠球車移動,但接受療程之後就幾乎場場都能走18洞,甚至連續打三、四天球都沒有問題!」足見新科技輔助療法的優異療效。

真正的抗衰老不應只重視外在保養,更要由內而外煥然新生!透過「新科技輔助療法」找出老化與疾病的根源,積極地調理、預防和治療,那麼延緩老化將不是空談,逆齡回春不是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19 17:3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