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youtuber/聖結石
YouTube創作者(YouTuber)隨著行動影音趨勢崛起,2017年Google公布台灣所有YouTube頻道的全球累積觀看次數已高達1500億次,平均每分鐘有超過500個小時的影片被上傳上去,一天的影片量就算不眠不休也需要83年才看的完,成為一個既龐大又豐富多元的影音平台。除了創造出許多依附YouTube資源的服務,如線上英語學習平台「VoiceTube」、音樂播放器「MixerBox」,也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YouTube創作者的行列。
不過大家一定都很好奇,現在網路上的YouTuber這麼多,到底誰才是當紅的YouTuber呢?最近官方舉辦「百萬訂閱名人堂頒獎典禮」分別以訂閱數與觀看次數,公布當紅創作者與年度最熱門影片,但其實除了這幾個指標以外,網友在網路上討論的留言串或是在臉書上分享的行為,加總量化後更能看出一個網紅在網路和社群上有多大的影響力。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網紅在網路上的討論度高低,加上《FANSDO粉絲行為追蹤器》觀測社群臉書上與粉絲的互動程度,針對2017年第3季主要受眾在台灣地區,且YouTube主要頻道訂閱人數與Facebook粉絲專頁人數皆超過10萬的YouTube創作者,一起來看看誰才是第一名。
完整的2017Q3Youtuber社群影響力1~80名排行榜在此:https://dailyview.tw/InsightReport/Detail/18
表演類型網紅最受歡迎
YouTube創作者大致上可以分成六大類,分別是表演、生活、遊戲、美妝、知識以及旅遊,其中表演類型的網紅在臉書上擁有為數最多的粉絲,是最容易吸引網友眼球並且進一步追蹤的類型。在分享、按讚、留言互動上則是生活類型的創作者最受大家歡迎。
Q3表演型YouTuber網紅囊括前3名
加總YouTube訂閱人數、Facebook粉專人數、網路聲量以及FB粉專貼文平均互動數以後,這次「2017第三季台灣YouTuber網紅社群影響力排行」前三名為聖結石、谷阿莫、這群人,皆為表演類型的網紅。儘管聖結石在訂閱數與紛絲人數上並非第一名,但卻在網路上帶動極高的討論度以及紛絲專頁互動,表示訂閱數與粉絲人數並非最重要的指標。
每天發布影片快速提高粉絲黏著度
憑藉著每天發一部影片的策略,聖結石只花222天即達成百萬訂閱里程碑,成為台灣史上最快達成百萬訂閱者的YouTuber,不過也因為後來聖結石自己打破當初答應粉絲「每日發布影片」的諾言,引起不少網友在社群網路上開戰,雖然聖結石表示「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精心準備, 往後除了日常發片也即將會有更大規模而精緻的創作」,但此舉不僅讓訂閱數在一週內掉兩萬,就連部分粉絲也從正面支持態度,轉為中立甚至是負面立場,可以發現精緻的影片品質似乎並非吸引網友的關鍵因素。
2017第三季台灣YouTuber 各類別前三名
在這次的「2017第三季台灣YouTuber網紅社群影響力排行」最紅的80個台灣網紅裡面,可以看到提供網友娛樂類型的還是佔了大多數,光是表演與遊戲這兩者相加就超過了一半。
想看完整的分析內容嗎?馬上去下載洞察報告吧!
【完整報告下載】https://dailyview.tw/InsightReport/Detail/18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FANSDO粉絲行為追蹤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統計時間範圍為2017年07月01日至2017年09月30日,共三個月。
●研究對象
針對2017年第3季主要受眾在台灣地區,且YouTube主要頻道訂閱人數與Facebook粉絲專頁人數皆超過10萬的YouTube創作者(資料截至2017/10/25),定義為「YouTuber網紅」。
●資料來源
每日累積100萬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分析工具
1.《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等技術,汲取網路上品牌相關討論文章,計算網路聲量。
2.《FANSDO粉絲行為追蹤器》:分析各大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成效,觀察貼文回應數(註1)、互動數(註2)、鐵粉率(註3)等關鍵指標。
●影響力指數計算方式
Step1. 標準化
依據YouTuber網紅個人的網路聲量、YouTube訂閱人數、Facebook粉專人數、 Facebook粉專貼文平均互動數,分別和「台灣Top 80 YouTuber網紅」群體比較,轉換成T分數,以利後續綜合運算。
Step2. 評分
1.本研究注重於「社群影響力」之探討,認為網路討論度、粉絲互動程度,重要性應高於YouTube訂閱人數與FB粉專人數。其中網紅對粉絲的影響力道較強,所以將FB粉專互動程度給予較高權重,並將FB粉專貼文平均互動數作為參考標準
2.各項目T分數依據:網路聲量30%、YouTube訂閱人數10%、FB粉專人數10%、 FB粉專貼文平均互動數50%作加權,計算社群影響力分數(滿分為100)。
*註1 回應數:Facebook按讚與心情數加留言數總和。
*註2 互動數:Facebook按讚與心情數、留言數、分享數總和。
*註3 鐵粉率:留言的用戶數÷留言或按讚、心情的用戶數。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