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這種疾病,很容易造成眼睛視野缺損。過去檢查青光眼,多半仰賴患者主觀回應、主觀感覺,缺少客觀檢驗儀器。
腦機介面科技 檢測青光眼潛力無限
而近來,科技界開始興起一種電腦判讀大腦腦波科技,也有人稱這種科技為「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科分校與台灣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將這項科技應用於青光眼偵測。研究結果顯示,腦機介面科技若應用於青光眼檢查、偵測,似乎有很大潛力。
傳統青光眼檢查 仰賴患者主觀回應
研究作者指出,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病變,當視神經細胞、神經軸突退化,就會造成視神經盤異常,患者視野也會開始缺損。傳統評估青光眼,多半採用標準電腦自動視野儀檢查(SAP),不過這樣的檢查多靠患者主觀回應,且多半只有醫療院所才有這種儀器,患者也不一定將這種檢查納為常規檢查,因此很容易造成青光眼延遲診斷。
可攜式腦機儀 方便攜帶檢測較客觀
與傳統檢查儀相比,可攜式腦機儀不只攜帶方便,檢查結果也較為客觀。在這項病例控制研究當中,共有33名青光眼患者、17名健康成年人參與研究,所有受試者都是以視神經盤立體攝影檢查確診。在3個月內,受試者也都接受標準電腦自動視野儀檢查、可攜式腦機儀檢查。
設備雖不同 檢查效果卻是並駕齊驅
研究中,可攜式腦機儀為可穿式、無線設備,其中包含腦電圖、眼電圖等系統,還有一組頭戴式顯示器,而頭戴式顯示器操作是以手機為基礎,幫助偵測視覺刺激所引發的電位反應。研究顯示,無論是傳統儀器或是可攜式腦機儀,兩組設備所呈現出的檢驗結果,差異不大,不具統計學意義。
可攜式腦機儀 辨識青光眼與健康眼差異
研究作者認為,可攜式腦機儀或可透過大腦電流反應,評估青光眼視覺缺損情況。這項儀器對青光眼檢查很有幫助,與傳統醫療院所的設備相比,可攜式腦機儀也可以辨識健康眼睛與青光眼視神經病變差別。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瞭解可攜式腦機儀是否可用於居家測試,或者是否可以偵測長時間的視野變化。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李若綺
2.參考文獻: Nakanishi M, Wang YT, Jung TP, et al. Detecting Glaucoma With a Portabl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or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Visual Function Loss. JAMA Ophthalmol. Published Jun 1 2017; 135(6):550-557. doi: 10.1001/jamaophthalmol.2017.0738.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https://goo.gl/fgJroS
4.《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5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