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汽車在聲明中強調,企業的多角化經營是基於資源累積與發展的正常策略,這是對股東和員工負責的表現。裕隆指出,這種經營模式在台灣其他大型企業中也很常見,並非特例,呼籲外界停止不實指控。
然而,王世堅對此並不買帳。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政府對裕隆的高關稅保護政策是一個錯誤,應該立即檢討和調整。他指出,過去60多年來,政府在政策上偏袒裕隆,提供土地、資金和研發獎勵,讓裕隆得以壯大。然而,裕隆卻未能善用這些資源,反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
王世堅進一步質疑,裕隆是否偏離了汽車產業的本業,轉而從事租賃公司和放高利貸的業務。他認為,這並非政府當初扶植國有汽車產業的初衷。他呼籲政府重新檢討對汽車和保健食品的高關稅政策,以此向美國表達誠意,促使雙方坐下來談判。
王世堅的言論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支持者認為他勇於揭露問題,促使政策檢討;反對者則認為他的批評過於激烈,可能對台灣汽車產業造成不必要的衝擊。無論如何,這場關於高關稅政策和企業經營方向的辯論,已經在台灣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未來如何調整政策以應對國際貿易挑戰,將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