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流感高峰即將來臨,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國以兒童較容易中鏢的「肺炎黴漿菌」又開始大規模爆發!不過,小兒科醫師王韋力感嘆,由於國人深受媒體影響太大,不少咳嗽病人就診時都會問:「是不是黴漿菌感染?」因此他也強調台灣黴漿菌只有低度流行,「不要苦苦哀求醫生給你開黴漿菌抗生素!」 王韋力在臉書上提及,近日門診有一半以上咳嗽病人都會主動問:「我們家這個是不是黴漿菌感染?」但大家真的受媒體影響太大
許多人炒完菜後,因擔心油冷掉後的鍋子會變得不好清洗,或是為了趕時間做下一道菜,於是直接將高溫的鍋具沖冷水洗刷。對此,光田綜合醫院內科副院長張家築表示,因為這麼做可能會使鍋體內的金屬因漆膜脫落而暴露在空氣中,進而產生致癌物,尤其是不沾鍋和鋁鍋對人體影響最大,建議等鍋具降溫後再清洗。 ▲ 醫師提醒,將高溫的鍋具沖冷水洗刷,會使鍋體內的金屬因漆膜脫落而暴露在空氣中,進而產生致癌物。(示意圖/ENews
疾病管制署於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60例新冠併發症個案,另31死亡案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併發、死亡都比前一週增加,近四週的死亡病例數已達到單週新高,重症病例數也是近五週以來的新高。先前預估的秋冬新冠高峰期可能將延後至明年1月中到1月底,高峰期平均每天感染人數可能在1.8萬至2萬之間,數字比之前的預估有所下修。因此疾管署呼籲,65歲以上的長者在今年底前接種新冠疫苗,以獲得最大的保護力
台灣近年來自殺死亡率呈現回升趨勢,尤其在15至24歲的青少年群體中,自殺死亡率更是驚人的10.7人/10萬人,是2014年的兩倍。振興醫院與台北榮總、陽明交大的研究團隊今(30)日公布一項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他們成功將原本被視為毒品的「K他命」(Ketamine)轉化成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的神藥,其抗憂鬱療效極佳,能降至少50%的自殺風險。 ▲研究發現,K他命成具抗憂鬱降5成自殺風險。(示意圖/
中國黴漿菌肺炎疫情嚴峻,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分析,黴漿菌在中國盛行的2大原因,第一封鎖越久,各種疾病在開放時就越嚴重,所以是該區政策後遺症的呈現,第二則是對第一線經驗性抗生素的抗藥性,尤其北京區域的抗藥性遠高於其他國家約7~9成。 ▲ 中國爆發黴漿菌肺炎疫情。(示意圖/ENews) 姜冠宇在臉書發文分析,中國黴漿菌盛行的2大原因,第一是因為新冠肺炎封鎖太久,開放時各種病毒就會更嚴重,屬於該區政
儘管大腸癌已經脫離癌王,發生率仍高居第2名,新診斷個案有1萬6238人,另根據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對此,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提醒,若糞便潛血篩檢陽性且超過6個月未追蹤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將增加30%,若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 ▲ 除了定期做大腸癌篩檢,篩檢陽性者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示意圖/ENews)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大腸癌是可
全球新一波疫情「黴漿菌肺炎」大規模爆發,其中台中市教育局證實,本週已接獲兩例通報,分別為國小、幼兒園各一例,不過目前尚無校園群聚感染情況,而台中市施勝桓診所院長施勝桓則呼籲,民眾應勤洗手、戴口罩,以降低疫情風險。 ▲中市教育局證實,國小、幼兒園出現各一例肺炎黴漿菌案例。(示意圖/ENews) 台中市教育局透露,校園肺炎黴漿菌疫情通報個案共有兩例、為國小及幼兒園各一例,而校方後續也將持續關懷,所幸
新冠肺炎(COVID-19)才剛趨緩,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國「肺炎黴漿菌」又開始大規模爆發,且因其感染症狀較輕微、持續較久,故又有「會走路的肺炎」之稱。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黴漿菌每四年就會流行一次,繼2019年國內曾掀起疫情後,2024年恐又會出現一波高峰,不過感染後會出現什麼症狀?誰是高風險族群?以下常見12大疑問將由《ENews新聞網》為您整理出來! 【熱門報導|才花9
一名熱愛健身的男子,每日飲水量達2000至3000cc,卻在一個月前開始感到腰痛,本以為是姿勢不良所致,沒想到疼痛感加劇還出現血尿症狀,經醫師診斷,發現他的腎臟內有多顆結石,男子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感到十分困惑,因為他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健康,並且每天都有達到成人的飲水量標準,進一步追查才赫然發現竟是「飲食結構」釀的禍。 ▲健身猛男每天飲水3000c.c卻突然腰痛、血尿,經診斷腎臟內有多顆結石,竟是
近期網路上流傳一則謠言,聲稱吃一包泡麵,肝臟需要32天才能完成解毒。不過,專業醫師與衛福部均已澄清,這樣的說法並無科學證據或相關醫學研究報告支持;不過由於泡麵本身並不屬於營養均衡的食品,所以並不建議長期多量攝取,也不建議作為單一正餐食用,需搭配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肉類等,以達到營養均衡。 ▲一碗泡麵「肝要解毒32天」消息狂傳,專家嚴正澄清。(示意圖/Shutterstock) 「吃
許多人認為,「日行萬步」對身體有益。不過,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表示,雖然走路算是一種運動,但若真的要靠走路鍛鍊身體,建議每天快走3次,每次10分鐘即可,並搭配走路速度快、步伐寬2大原則,才能達到良好的健康效益。 ▲江坤俊指出,每天快走3次、每次10分鐘即可。(圖/翻攝自健康2.0YT) 江坤俊在YouTube頻道《健康2.0》的「江P醫件事」中強調,很多人都喜歡飯後走路走很久,藉此達成日行萬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林姓女大學生推入了漫長的黑暗。腦幹受損、四肢癱瘓,似乎將她的青春定格在了絕望之中。然而,在母親的不懈努力和創新醫療的加持下,她的故事卻開始出現了轉機。 ▲ 林同學使用機器人訓練行走動作能力。(圖/臺北醫院提供,下同) 復健之路:從癱瘓到再次行走 林同學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接受了客製化的多元復健治療方案。這包括高壓氧、下肢骨骼機器人、靜脈雷射、物理治療
中國大陸北方近期爆發的黴漿菌疫情引起台灣衛福部疾管署的高度關注。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疾管署已連續兩天對此事進行示警,並已宣布從即日起進行「機場戒備」。此外,疾管署也已發布醫界通函,要求醫師在看診時落實「TOCC」機制,並對病患的旅遊史、接觸史、群聚等訊息進行詳細了解。若有疑似病例,應立即進行通報。 ▲中國爆發5病菌,台大醫估計:明年農曆年恐影響台灣。(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國近期5
不少人習慣一邊坐馬桶,一邊滑手機、看書等,使排便時間過長,英國一項調查更是發現,爸爸們每年平均有7小時躲在廁所裡,藉此逃避另一半的嘮叨與孩子的嬉鬧,享受獨處自在的空間。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提醒,排便時間過久可能會導致5大疾病問題,包括痔瘡、便秘、肛裂、直腸脫垂和腹部不適,建議一有便意就進廁所,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3~5分鐘內。 ▲ 不少人習慣一邊坐馬桶,一邊滑手機、看書等。(示意圖/ENe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3月曾指出,失智症(dementia)已成為越來越棘手的致命疾病,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名失智症患者,不僅是全球第7大死因,且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近期國外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攝取含「游離糖」(free sugar)的飲品將更容易罹患失智症,尤其是碳酸飲料、調味果汁、調味牛奶這3類含糖飲料的影響最大,一天一杯恐造成失智症風險增高近4成。 ▲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含游離糖飲
中國近來是流感、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各地醫院人滿為患,因此不少人選擇自行買成藥服用,就有一名16歲高中生因感冒症狀,自行購買並服用了4種感冒藥,結果病情不僅未見改善,反而導致身體嚴重不適,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就醫被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症」,需緊急送進「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接受治療。 ▲高中生因混吃4種感冒藥送進急診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示意圖/ENews資料庫) 綜合陸媒
南投一名58歲的王先生曾有20年菸齡,雖然已經戒菸,但兩個月前發現自己一直嘴破,嘗試自行擦口內膏,但症狀卻反覆出現,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可能是因為假牙配戴不當和長期磨擦刺激所致,經切片檢查,確診為口腔頰黏膜惡性腫瘤,經癌症分期檢查為第一期,接受廣泛切除手術切除病灶後,三天即出院返家休養。 ▲南投一名男子反覆嘴破就醫檢查竟是口腔癌,而元兇竟是假牙。(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衛生福利部2
台灣衛生福利部近日公布的110年癌症發生人數排名中,胰臟癌首次躍升至前十大癌症之列。醫界專家警告,胰臟癌的發病趨勢正在年輕化並持續上升,特別是在5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中,其上升速度更超越年長族群;由於胰臟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醫師提醒留意到血糖有上升趨勢時就要留意,並建議5高風險族群需定期篩檢。 ▲醫師提醒,胰臟癌有年輕化且上升趨勢。(示意圖/資料庫)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指出,胰臟癌的年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2)日表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近期公布了7個品牌共28款眼藥水與人工淚液產品的回收警訊,原因為這些產品的製造廠未能達到衛生標準,藥品可能受到細菌污染。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在記者會中強調,這些產品在台灣並未獲得相關許可證,因此呼籲民眾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若有國人在國外購買相關產品,請立即丟棄切勿使用。 ▲美國FDA警告消費者勿購買特定品牌眼藥水。(示
台中一名47歲黃姓婦人,自2年前開始出現語無倫次、在地上翻滾、停紅綠燈時從摩托車上自摔,甚至出現無故毆打同事等怪異行為,事後卻毫無印象,就醫後也遲遲找不出原因,家人都以為她「腦袋壞了」,直接將她帶到精神科治療,但症狀始終沒有改善。豈料,最近黃婦被驗出低血糖,醫師深入檢查後,才發現她的腹部長了1.4公分的胰島素瘤,所幸經過手術切除,黃婦的生活已恢復正常。 ▲ 黃婦出現自摔、毆打同事等脫序行為,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