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在與癌症的長期戰鬥中,科學家們在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摧毀癌細胞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刺激氨基藍分子並使其與近紅外光同步振動,進而破壞癌細胞膜,此研究成果也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 ▲ 科學家取得重大突破,可消滅99%的癌細胞。(圖/ENews新聞網AI生成) 根據外媒報導,氨基藍分子已經被用於生物成像作為合成染料。這種分子在水中保持穩定,並且
高雄市41歲趙姓計程車司機長期受便秘困擾,常常10天大不出便,載客時卻會不斷放屁,令他相當尷尬,後來就醫檢查才發現肚子裡罕見長了一顆13公分的「軟組織肉瘤」,因壓迫膀胱、直腸,導致大小便不順暢,所幸經手術摘除後,預後狀況穩定,現在已恢復正常。 ▲計程車司機大小便不順暢,載客時還會不斷放屁。(示意圖/ENews) 收治病例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蔡達基表示,趙男身型壯碩,食量非常大,也有吸菸習
48歲張姓中年男子有酗酒習慣,不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不得不置換雙側人工髖關節,但他誤聽友人告知「多補充維他命D可以保骨本」,每天竟吞下2-3顆,結果出現「高血鈣症」症狀,腎功能僅剩下20多分,緊急就醫後連忙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總算恢復正常數值。 ▲ 一名男子吞食過量的維他命D釀中毒事件。(圖/亞大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政國表示,患者本身因從事
隨著氣溫驟降,許多急診救護、猝死等案例也不斷增加,其中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根據國外許多研究報告,每一年從聖誕節開始至跨年的這最後一週,其實就是最容易發生猝死的時間點,尤其是患有心血管、呼吸、腸胃、新陳代謝等疾病對象,以及癌症患者等,都要特別注意太冷、溫差大等問題! 黃軒醫師於臉書上發文表示,根據美國學者大衛(David Phillips)早在2004年的研究顯示,一年52週當中的「最後一週
天氣寒冷時,許多人會用暖暖包、電熱毯或電熱器來溫暖身體。不過,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沈孟暵強調,長時間反覆接觸發出遠紅外線的熱源,恐出現「火逼性紅斑」,其中筆記型電腦、電暖器也可能是元兇,若長期忽視,可能導致皮膚反覆發炎,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男子手術後認真熱膚,卻導致「火逼性紅斑」上身。(示意圖/ENews) 沈孟暵在臉書專頁《沈孟暵 皮膚醫師》發文分享,一名男患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會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並對過去的一些選擇感到後悔。全球長壽認證組織「LongeviQuest」在查訪全球百歲人瑞後,發現「3件事」竟成為許多長者的共同遺憾,希望年輕人能及早省悟,把握機會去實現自己想做的事,免得後悔莫及。 ▲ 百歲人瑞的「共同的遺憾」包括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投入太多心力在工作上及沒有去更多地方旅遊。(示意圖/ENews) 根據《Business Insider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JN.1」肆虐全球各地,恐引發新一波感染潮。沒想到,傳出中國疑因JN.1病毒猖獗蔓延,導致河南多處火葬場已開始24小時運轉,但當局持續隱瞞染疫死亡數據,引起人心惶惶。 ▲ 中國河南火葬場被爆出24小時燒不停。(示意圖/ENews) 根據英國《每日星報》報導,中國爆發新一波疫情高峰,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國內確診病例超過11萬8900例,其中7557為重症,雖然官方宣稱是黴漿菌、流
冷氣團、寒流接連襲來,台灣各地因低溫引發的猝死案例頻傳,光是22日至23日中午,就有87人疑似因此而猝死。在ICU工作的護理師林婷無奈哀嘆,濕冷天氣醫院的心血管患者暴增,只要一有空床「立刻被填滿」,並分享了兩則壯年猝死個案,其中一名是40多歲的男業務,沒有規律服用高血壓藥,在泡完溫泉後起身到戶外抽菸,血管急速熱脹冷縮,導致血壓瞬間往上衝上腦,下秒直接倒地,大片腦出血經送醫搶救後不治。 ▲近日全台
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飯菜最好還是隔餐勿食,也不建議將剩菜反覆加熱,一般上食物烹煮後溫度下降到70~80度以下時,微生物就開始容易滋生,且細菌滋生後會有「內毒素」,就連微波、水煮、水蒸都無法消滅。 ▲ 招名威不建議將剩菜反覆加熱。(示意圖/ENews) 招名威在臉書專頁《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提醒,天冷時,食物很快就會涼掉,如果放置在餐桌上太久,食物容易接觸空氣、環境
寒流來襲,全台各縣市低溫下探10度以下,造成猝死案例不斷升高。針對網傳心肌梗塞時按人中可以救命一事,中醫科強調,按壓穴位對心肌梗塞的病灶本身並沒有改善的效果,肌梗塞發作時,應立刻撥打119電話求救並依照指示急救,才是搶救的關鍵。 ▲中醫科強調,心肌梗塞無法透過按壓人中穴救治,應立刻撥打119電話求救並依照指示急救,才是搶救的關鍵。(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引述椿萱堂中
日本東京都政府昨(21)日發布「A型鏈球菌咽喉炎」流行警報,這是東京自1999年施行《傳染病法》以來,首度針對這個傳染病發出警報。東京都政府提醒,確診鏈球菌咽喉炎可能出現發燒、喉嚨痛、嘔吐、草莓舌等4大症狀,呼籲民眾務必採取防疫措施,除了勤洗手,有咳嗽和打噴嚏症狀時也應戴口罩。 ▲ 日本東京都政府昨(21)日發布「A型鏈球菌咽喉炎」流行警報。(示意圖/ENews) 綜合日媒報導,東京都政府指出,
日本的「鋼鐵香蕉」近期在台灣引起一股熱潮,大量的訂單讓日本製造商「IRON FACTORY IKEDA」都感到驚訝,好奇台灣人「到底用來做什麼」,不過這股熱潮也引發了一些意外事件,就有網友爆料,姊姊因為「拿鋼鐵香蕉DIY」,結果因為表面沒有紋路、太滑,沒辦法拿出來而送急診。他忍不住發文告誡「奉勸各位玩家,小心謹慎使用」,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爆料,姊姊拿鋼鐵香蕉當「姊夫」用,最後因卡住掛急診取出
60歲居住在台東的郭女士,因左下肢連續三天劇烈脹痛到無法忍受,便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竟是「左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嚴重的大塊血栓堵塞,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心臟造成下肢腫脹。經心臟內科王惠生醫師利用「機械式血栓抽吸裝置」清除血栓,並在狹窄處置放支架,當晚症狀即明顯獲緩解,觀察三日後返家休養。 ▲王惠生醫師利用「機械式血栓抽吸裝置」清除血栓。(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透過超音波及電腦斷
日本秋田縣驚傳一起醫療疏失,一名8旬老翁去年因頻繁胃痛就醫檢查,轉診後被誤判「可能只是便秘」,未料老翁返家隔天病情突然加劇,肚子像被刀絞般疼痛,被緊急送醫急救後仍回天乏術,才確定死因為「主動脈瘤破裂」。 ▲ 日本8旬老翁腹痛就醫,遭誤診「只是便秘」,返家隔天就因主動脈瘤破裂身亡。(示意圖/Shutterstock)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秋田縣秋田大學發布聲明表示,該名老翁因胃痛就醫,經判斷疑似有主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19歲女大學生近期在網路上分享了一段自己連續生病的經歷,她自從今年8月感冒後,就頻繁進出醫院,短短幾個月內就掛了4次急診,但一直不察造成自己久病未癒的元兇,直到某次她要洗水壺時,才驚覺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沒將常用水壺清洗乾淨,這才導致她一再生病。 ▲女大生莫名連續生病掛急診,意外發現竟是水壺釀禍。(圖/翻攝自TikTok@kaebrie) 根據外媒《New York Post》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女子因長期感到疲憊而就醫,原以為只是生活壓力大,卻意外得知自己貧血,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了找出她血紅素極低的原因,進一步替她照腸胃鏡,最終發現在直腸及乙狀結腸交界處「有顆腫瘤卡住」,經診斷確診為大腸癌第3期,詭異的是,女子自述無明顯腸胃道症狀,追問下方才得知女子都用「免治馬桶」,因從不擦屁股、觀察糞便進而忽視了身體傳遞的警訊。 ▲40多歲女子罹患大腸癌,罹病而不自知的關鍵竟是免治馬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19)日將新冠病毒變異株JN.1列為「個別需留意變異株」,此舉引起全球關注。JN.1變異株的特性在於能逃避免疫系統,且傳播能力相對其他新冠變異株更強。WHO指出,目前證據顯示JN.1對公共衛生的風險相對較低,因為尚未發現該變異株能引發嚴重疾病的跡象。 ▲WHO將JN.1變異株單獨列為「個別需留意變異株」。(示意圖/shutterstock) JN.1變異株先前被歸類為B
近日台灣迎來首波寒流,氣溫驟降,這種天氣容易讓人感到情緒低落、悲傷、失眠、或疲憊, 如果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就要小心是否罹患「季節性情緒疾患」, 或稱「冬季憂鬱症」。福苗診所身心科劉佑閿醫師指出,「冬季憂鬱症」若未改善,除了影響生活,嚴重恐導致有輕生的想法,釀成憾事發生。 ▲天氣冷容易患上「冬季憂鬱症」。(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統計,「冬季憂鬱症」大多發生於秋季或冬季早期,且較常
馬來西亞境內新型冠狀毒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重,本月10至16日通報2萬696起確診病例,比前一週增加逾60%。對此,衛生部發布新規,確診者必須從出現症狀的第一天起自行隔離5天,以降低傳染風險。 ▲ 馬來西亞衛生部要求確診民眾必須自行隔離5天。(示意圖/Shutterstock) 衛生部長祖基菲里(Dzulkefly Ahmad)18日表示,雖然確認病例不斷上升,但絕大多數確診者屬於
人才是企業永續的基石,優良的醫療品質攸關國人生命健康,至關重要,而優良的品質建立在完善的醫學教育制度上。國泰綜合醫院重視醫師及醫事人員人才培訓,今年再度榮獲衛生福利部頒發醫療財團法人社研卓越獎「特色傑出人才培訓獎」,由國泰綜合醫院簡志誠副院長代表受獎。 ▲ 國泰綜合醫院重視人才培育,二度榮獲衛福部特色傑出人才培訓獎肯定。 國泰綜合醫院相關人才培訓措施包括,設立「院聘教師」制度,培育醫學新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