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感到疲勞、體重驟降、身體出現腫塊、異常出血,且找不出發生原因的情况,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前兆。對此,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腸胃道專家藍儂(Anne Marie Lennon)示警,若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像是吃飯時食物吞不下去,或沒吃東西卻總是有飽足感,就要特別小心,恐怕是罹癌的徵兆。
▲專家表示,吞嚥困難是相當容易被忽略的罹癌警訊。(示意圖
分類 : 健康 | 2023-09-05
近年來許多人都改吸食電子煙(Electronic cigarette/VAPE)等新興菸品,認為更加安全、健康,且能幫助戒菸,然而土耳其一項用老鼠進行的實驗結果證實,吸食電子煙很有可能會造成精蟲減少、性慾降低、睾丸細胞受損導致型態變小,不過相較於傳統香菸對於生育功能的負面影響仍相對較小,與男性不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土耳其一項老鼠實驗證實,長期吸食電子煙恐致精蟲總數變少、性慾降低、睾丸縮小。
分類 : 健康 | 2023-09-05
一些長輩的身體會散發出一種特殊味道,俗稱「老人味」,雖然也不是臭,但總是不太好聞。對此,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指出,老人味好發於40歲後的族群,通常從腋窩或足底散發出來,有時也會合併尿騷味,主要有3個成因,包括皮膚腺體活動改變、排尿困擾和洗澡頻率降低,若想要消除體味,可從7大方法下手。
▲一些長輩身上會散發出一股「老人味」。(示意圖/ENews)
顧芳瑜在個人網站《顧芳瑜泌尿科診所》撰文提到,許多人在
分類 : 健康 | 2023-09-05
30歲的宋小姐去年年初開始反覆出現腳部關節腫脹,伴隨雙腿肌肉痠痛的情形,且已嚴重到影響她外出行動及日常工作,起初她還以為只是工作壓力造成的過度疲勞,但尋求中醫協助推拿、針灸後症狀仍未緩解,後來身體出現大片紅斑,還連續高燒40℃好幾天,緊急住院檢查才發現罹患了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在治療的過程中甚至引發腦膜炎及左腦腦幹血栓,住院15天才脫離險境。
▲30歲的宋小姐去年年初出現腳部關節腫脹、酸痛等情況,
分類 : 健康 | 2023-09-04
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若一晚至少兩次以上,因尿意強烈而中斷睡眠醒來,就是有「夜尿」問題,恐怕會影響睡眠品質。對此,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戴定恩分享5種常見的夜尿成因,建議一般人在睡前1~2小時減少喝水或飲料,以免尿意中斷睡眠,若膀胱過度活躍或年長肌肉變弱,可靠訓練骨盆肌的凱格爾運動來改善。
▲若一晚因尿意強烈而中斷睡眠醒來至少兩次以上,就是有夜尿問題。(示意圖/Shutter
分類 : 健康 | 2023-09-04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腹痛經驗,有些人只要一有症狀就會就醫檢查,但有些人卻放任不管,心想著過段時間就會有所好轉,結果病症卻愈發嚴重。就有一名30歲男子斷斷續續腹痛、腹瀉了幾天,原以為只是吃壞肚子,抱著「一陣子應該就好了」的心態而未就醫,結果被家人發現已神智不清,緊急送醫才發現已敗血性休克。外科醫師陳榮堅示警,一旦出現肚痛腹瀉,合併「6大徵兆」,務必要儘速就醫。
▲男子腹痛腹瀉幾日原以為只是吃壞肚子,
分類 : 健康 | 2023-09-01
在多數東亞文化中,農曆七月或「鬼月」經常被視為一個不吉利的月份,許多人甚至選擇避免進行重要的活動,包括醫療手術。這種傳統觀念可能對那些急需手術但選擇等待的人造成嚴重後果。在這種背景下,振興醫院的魏崢院長發表了一項可能改變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研究。
▲ 許多患者選擇避開農曆七月進行手術。(圖/Shutterstock)
振興醫院魏崢院長撥破傳統迷信觀念,提出大膽數據分析
對於那些長期以來受到傳統迷信
分類 : 健康 | 2023-08-31
許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但要注意的是動作不當恐造成聽力受損,高雄就有一名45歲的男公務員,在過去30多年來都習慣用掏耳棒挖耳朵,但某次不慎掏破,雖有劇痛感卻遲遲未沒有就醫,之後耳朵就不斷地流出惡臭濃液,就醫檢查發現「耳膜有50%部分破損」相較另側耳朵少了20~30分貝的聽力。對此,醫師也列出造成急性中耳炎併耳膜穿孔的2大原因。
▲掏耳朵要小心,若動作不當恐造成聽力受損。(示意圖/Shutters
分類 : 健康 | 2023-08-31
一名50多歲男子近幾個月感覺胃痛,且胸口有灼熱感,自行服用許多止痛藥和市售胃藥,情況仍未改善,就醫後進行胃鏡檢查,不僅確診為典型胃食道逆流,還發現胃中有多處潰瘍。對此,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提醒,千萬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若出現6種狀況,應盡快進行胃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接受治療。
▲醫師建議,若身體出現6種狀況應儘速進行胃鏡檢查。(示意圖/Shutterstock)
鄭泓志在臉書《你的腸胃
分類 : 健康 | 2023-08-31
隨著社會逐漸認知到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重要性,不僅對新生母親的心理健康構成威脅,更有機會危害到寶寶的安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月屏提醒,產後憂鬱症中的嚴重個案,可能併發妄想或幻聽,進而增加殺嬰的風險。
▲ 社會逐漸意識到「產後憂鬱症」的重要性。(圖/ENews新聞網繪製)
醫學解析:產後憂鬱症症狀與因素
主治醫師林月屏指出,產後婦女在
分類 : 健康 | 2023-08-31
奇美醫院分享案例,一名72歲阿嬤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中風臥床多年,後續因腎臟問題掛急診時拒絕洗腎,醫師只好改採保守治療,結果卻同時發現其足部傷口因未積極處理,導致出現潰爛、壞死、長蛆等情形,直到傷口照護團隊接手並夾出近10隻蛆後,經半個月每天換藥、照護,阿嬤最終仍因全身器官衰竭不幸離世。
不僅如此,另一名50歲嬤患有糖尿病多年、小中風臥床,平時白天則一個人在家,結果因其足部神經感覺及知覺異常,以及
分類 : 健康 | 2023-08-30
現代人工作繁忙,許多人會為了節省時間吃加工食品,但要小心注意這些食品吃多了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害,甚至還有可能會讓你吃上癮,出現「越吃越餓」的情況。營養師朱瑞君指出,加工食品添加的化學調味料,容易讓神經系統影響大腦,進而產生食物上癮的問題,因此她提醒民眾,平時應少吃蛋糕點心、各類加工抹醬、包裝零食、泡麵、微波食品、糖果、碳酸飲料、含糖霜的早餐麥片、含糖調味乳等9類加工食物。
▲營養師朱瑞君提醒,9類
分類 : 健康 | 2023-08-30
一項新研究發現,感染了常見於貓隻的寄生蟲Toxoplasma gondii的人,不僅被視為更吸引人,而且性生活更活躍。
根據外媒《TheSun》報導,一項由芬蘭圖爾庫大學(University of Turku)的Javier Borrz-Len領導的研究發現,感染了常見於貓隻的寄生蟲Toxoplasma gondii的女性有63%擁有更多的性伴侶。這些女性也被認為更苗條和更健康。不僅如此,無論男
分類 : 健康 | 2023-08-29
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佈,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為一名南部10個月大男嬰,照顧者8月8日發現其失去意識、無呼吸心跳後,送醫搶救當天仍不治身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數據指出,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2例克沙奇A6型、2例腸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對象均為5歲以下幼童。
▲疾管署今(
分類 : 健康 | 2023-08-29
不少女性都飽受經痛的折磨,可能出現冷汗淋漓、暈眩、渾身無力、嘔吐、腹瀉等症狀,必須吃止痛藥才能舒緩疼痛。對此,萬芳醫院婦產科產科主任王樂明醫師指出,最有效的吞藥時機點,其實是「當有月經快要來的感覺」就開始吃,但吞藥間隔不要小於4小時,若等到感覺疼痛難耐再吃,就已經來不及了。
▲不少女性飽受經痛的折磨。(示意圖/Shutterstock)
王樂明在節目《年代much台 樂活SO MUCH》中表示,
分類 : 健康 | 2023-08-28
台中一名5歲女童去年底食慾異常暴增,但體重卻在2週內驟減3公斤,不僅瘦到眼窩凹陷還出現尿量變多、呼吸急促、氣喘等症狀,在幼稚園上課時,老師發現她呼吸急促協助送醫,醫師檢查發現,女童血糖飆高至500mg/dl,並發生了酮酸中毒,緊急收住兒科加護病房進行治療,後續再詳細檢查,確認她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台中5歲女童突然食量暴增,還越吃越瘦,經檢查確診罹患「糖尿病」,讓家長相當擔憂。(示意圖/Sh
分類 : 健康 | 2023-08-28
一名16歲陳姓高中生因為喜歡玩刺激的電玩遊戲和現場看棒球賽,曾經因為情緒興奮而暈厥5次,第5次校護甚至還為他電擊,但每次就醫都未找到原因,直到後來透過基因學檢查,才證實罹患「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頻脈」(CPVT),這是種心律不整,在植入體內去顫器加上吃藥控制,總算恢復正常生活。醫師示警,這類型的惡性心律不整在年輕族群容易導致猝死,建議出現心跳加快、昏倒、胸悶等相關症狀時,盡快到院接受全面診治。
分類 : 健康 | 2023-08-28
在美加地區的IT行業工作多年後,50歲的王小姐經歷了在加拿大兩次不成功的試管嬰兒程序。鑑於台灣在人工生殖技術方面與歐美相匹敵,她選擇回到台中的茂盛醫院,尋求陳忠義副院長的專業幫助。由於年紀偏大和精卵質量不理想,醫院運用「AI試管技術」和「胚胎即時監控系統」從多個胚胎中選出四個質量最好的進行植入,以提升成功率。在這之前,王小姐還接受了子宮肌瘤切除和「子宮內膜內注射自體濃縮血小板」療程,使得子宮內膜增
分類 : 健康 | 2023-08-28
現代人工作繁忙,許多人會透過服用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不足的營養素,微笑藥師廖偉呈與營養師張宜臻示警,維生素和部分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若同時服用不僅會增加身體負擔,甚至有引發副作用的風險,像是維生素A混合口服A酸、乾癬藥物一起服用,容易產生毒素,因此建議民眾,藥物與保健食品最好間隔至少2小時以上再補充。
▲藥師及營養師提醒7款維他命和指定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不要同時服用。(示意圖/Shutterst
分類 : 健康 | 2023-08-25
69歲吳姓男子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末期腎臟病,5年前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經治療後,下肢動脈仍反覆阻塞5次,直到某天他一早起床,突然感覺雙腳麻木、冰冷,緊急就醫後被針對未「急性肢體缺血症」(ALI)。醫師對此表示,腳麻、腳痛、腳冰冷等症狀可能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PAD)所致,有約1~3%的患者會惡化為急性肢體缺血,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5%,且有近3成病人必須截肢保命,不可輕忽。
▲腳麻、腳
分類 : 健康 | 2023-08-24